编辑: 人间点评 2015-12-31

从市场实践层面来看,交通领域是全球氢能技术应用的" 领头羊". 页面

1 /

3 我国的氢能开发和利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国家从战略、产业结构、 科技等方面相继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将 氢能的综合利用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引导并鼓励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同时,包括山东、江苏、武汉、张家港、 如皋等省、市、县,也纷纷发布了氢能发展规划,促进氢能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和快速推进.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首次把氢能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氢能发展具备产业基础,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包括制氢、储存、运输、氢燃料电池以及 应用环节.从技术积累方面看,我国已基本掌握了氢气制备、储运、加注等环节的部分关键技术.其中,天然气重整 制氢和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一定优势;

燃料电池膜电极、双极板等零部件已实现国产化;

燃料电池商用车具备较强研 发制造能力.而产业基础方面,我国产氢规模全球第一,全球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项目投入示范运营,全 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积销量已超2000辆……政策的导向,已有的技术和产业储备,为国家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市场,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内将氢气作为危化品管理,尚未纳入能源产品管理 氢能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管理体系有待清晰和完善 制氢和加氢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引导、技术的更新突破、产业构建的逐步完善,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在核心关键部件、性能参数指标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社会认知和发展理念亟待统一.当下,社会各界对氢能的认知程度差异较大,部分政府、企业和群众对氢能还没有 客观、全面的认识,在产业导入初期,政策导向和发展方向还不明确,导致落地项目的产业发展阻力较大,制约着氢 能的广泛利用.目前,国内将氢气作为危化品管理,尚未将氢气纳入能源产品管理,导致制氢、加氢和加氢站建设等 环节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还不够明确和统一,产业的发展制度保障还不完善. 顶层设计和管理体系有待清晰.目前在国家层面,还没有专项的氢能发展规划,缺乏专职机构统筹管理,关于氢能 发展和推进时间进度表还不清晰,相关配套标准和管理办法还未发布,如氢气价格、燃料电池补贴等相关政策还迟迟 未出台,氢能发展的顶层规划和设计亟待完善. 氢能产业发展多数处于示范阶段,基础数量严重不足和区域分布不均衡.加氢站数量是衡量产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指 标,目前国内运营和在建的数量还不多,而且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配套设备也还处于示范阶段.另 一方面,对于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多数处于商用车的领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数量分布不均衡,区域均衡发展的难题 还需跨越. 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亟待改善.从产业链来看,氢气的价格成本还居高不下,氢能产业处于商业化前期,尚难通过 规模化降低制氢成本.同时,加氢站建设成本也较高,投入回报率低,不具备经济效益,推行难度较大.并且在燃料 电池环节,产业化尚处于早期,经济性短板突出,主要是氢能及燃料电池部分关键零部件、核心原材料环节上国产化 缺失,进口依赖度高,导致价格居高不下.在应用环节,氢燃料电池车辆主要还依靠政府补贴,应用端生命周期的购 置成本、运营成本和处置成本也亟待降低. 构建氢能美好未来的几点建议 加快制定完善发展规划,细化落实支持政策 加速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示范应用 重点培育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 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规范氢能管理和运营,鼓励引导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有序发展.建议成立专职机构负责推进 页面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