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2016-03-06
本报

网址: http://www.

xinhuanet.com/mrdx 新华网

网址: http://www.xinhuanet.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1-0209 邮发代号 1-19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通讯社出版

2019 年5月2日星期四 己亥年三月廿八 今日

4 版 总第

09619 期 新华社北京

5 月1日电今天出 版的第

9 期 《求是》 杂志发表中共中 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的重要文章 《文明交流互鉴是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 的重要动力》 . 文章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 鉴的看法和主张, 强调应该推动不同 文明相互尊重、 和谐共处, 让文明交流 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维护世界 和平的纽带. 文章指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 明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交流互鉴, 是推 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 要动力.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需要秉持 正确的态度和原则. 第一, 文明是多彩 的, 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 价值.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创造 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 推动文明 交流互鉴, 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 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 活、 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第二, 文明 是平等的, 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 互鉴的前提. 各种人类文明都各有千 秋, 没有高低、 优劣之分. 要了解各种 文明的真谛, 必须秉持平等、 谦虚的态 度. 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 大障碍. 第三, 文明是包容的, 人类文 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只有 交流互鉴, 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只要秉持包容精神, 就不存在什么 文 明冲突 , 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文章指出, 中华文明经历了

5000 多年的历史变迁, 但始终一脉相承, 积 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 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 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提供了丰 厚滋养.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 生的文明, 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 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文章指出, 当今世界, 人类生活在 不同文化、 种族、 肤色、 宗教和不同社 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 各国人民形 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 体. 对待不同文明, 我们需要比天空更 宽阔的胸怀. 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 寻求智慧、 汲取营养, 为人们提供精神 支撑和心灵慰藉, 携手解决人类共同 面临的各种挑战. 文章强调,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实现中国梦,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 中国人民将按 照时代的新进步, 推动中华文明创造 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让中华文明同 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 一道, 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 强大的精神动力.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新华社北京

5 月1日电

5 月1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 致电日本新天皇德仁, 对其即位表示祝贺. 习近平表示,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 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 双方应该 携手努力, 共促和平发展, 共创两国关系美好未来. 同日, 习近平还致电日前退位的日本上皇明仁表 示问候和祝福. 习近平电贺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 新华社北京

5 月1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

5 月1日同多米尼加总统梅迪纳互致贺电, 庆祝两国建交一周 年.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 去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