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erise银子 2016-04-24
B02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编辑: 李皓冰 美编: 金红 青未了 邓撰相 看到苗得雨先生又有新作 《沂蒙山, 家乡的歌》 问世, 高兴之 余,又想起与他交往的一些事情,不由得对他更加敬重与佩服.

一1964年秋天, 山东省作协组 织王希坚、 邱勋、 曲延坤、 莫西芬 等作家与当时的临沂地区的几位 业余作者到临沂写报告文学, 反 映当时蜚声内外的临沂稻改事 迹. 当时, 我也忝列其中. 一天, 我与 《山东文学》 的 诗歌编辑莫西芬谈起我的一首 小叙事诗被退回时,莫西芬看了退稿信,说: 这是老苗写的. 然后看了看诗, 说: 这诗 不错嘛, 怎么退稿? 我给老苗再 退回去. 说着给苗得雨写了封 信, 让我寄给他. 当时我虽然对 莫西芬很感激,但想到苗得雨当时是山东省作协副主席、 《山 东文学》 主编, 不一定能听一个 普通编辑的意见,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作者不顾忌自 己的身份, 收回自己的决定. 然而, 想不到的是, 不久, 这首诗 终于配上曲子在 《山东文学》 问世. (他还请当时的山东音协主 席张凤良配了曲. ) 这就是说, 在这事上, 他非 但没考虑有失自己的身份, 反而 礼贤下士, 虚心采纳了下属的意 见, 还为这篇拙作锦上添花. 由 此可见, 他处处想到的不是自己 的面子, 而是作者, 是意见正确 与否, 是对别人的尊重, 即使这 意见来自自己的下属. 后来, 与 莫西芬说起这事, 莫西芬说: 老 苗就是这么个人, 从不摆架子. 我们在他面前毫无顾忌. 二 这事是上世纪80年代初, 我 听临沂的张恩娜说的. 当时我们 与她一起聚餐. 她说这事时, 十 分激动, 我们听了也感动不已. 张恩娜是临沂一位小有名 气的女作家, 曾担任临沂艺术馆 馆长. 文革后, 艺术馆办了个文 艺刊物 《沂蒙文艺》 , 她当主编. 创刊不久, 她突发奇想, 让苗得 雨为刊物写篇稿子, 以壮声威. 可又想到他是位当红的著名诗 人, 又身兼数职, 心又怯怯的, 觉 得成功的把握不大. 唯一可以寄 予希望的是他是沂蒙山区的人. 于是, 便斗胆将信寄了出去. 想不到的是, 过了不久, 苗得雨不仅为她寄来了稿子,还附了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除对家乡办的这份刊物表示热烈 祝贺外,还对办好刊物提了些希望与建议, 并表示, 自己会尽 力支持这份刊物,有什么事需他办的尽管说.最后说到自己这篇稿子是奉命之作,不知符合不符合要求, 不好的地方, 请 尽管修改. 张恩娜说: 当我看完这信 之后, 真是又高兴又激动, 想不 到, 这么一位大诗人, 又身居高 位,能看得起我们山旮旯里办的这么个小刊物! 更让张恩娜想不到的是, 稿 子寄来不久, 苗得雨又来电话, 说稿子中有个地方说得不够充 分, 还应再做些补充, 他随后会 将修改稿寄来. 张恩娜看了看他 写来的稿子已经很不错了, 不知 要补充什么, 修改哪里. 没过几天, 接到了苗得雨寄 来的修改稿. 稿子又以他那充满 方格的大字抄得工工整整. 那时 没电脑, 没复印机, 改一次稿子 就要重抄一遍. 稿子虽不长, 三 千多字, 可对编务与行政业务缠 身的他来说, 是多大的负担啊! 几天后,苗得雨又来电话问张恩娜稿子收到没,有什么意见, 然后又告诉她, 有一个地 方, 的 字要改为 地 字. 他真可谓认真到家了!这除了说明他严谨的文风外,再一次说明了他的为人. 三1976年春天, 我应邀去济南 参加 《山东文学》 举办的文学创 作学习班.学习班在济南南郊解放军后勤部招待所.学习班主要是为即将复刊的《山东文学》 准备稿子. 苗得雨与编辑们 除了作报告之外,就是辅导作者的创作. 吃饭在机关食堂.每次吃完之后,大家都将碗筷放到旁边的一个大铝盆里, 然后, 由服 务员洗刷. 这天, 我吃饭较晚, 等我拿着碗筷想放到盆里时,突然发现苗得雨正蹲在旁边,挽着袖子刷碗.一下一下刷得那么仔细, 那么认真. 我又惊异 又感动―――他怎么,怎么在这里刷起碗来了? 这时, 其他作者 也来了, 一起夺他手中的碗, 劝 他快别刷了, 让我们来刷. 可他 不听, 和我们一起刷了起来, 直 到刷完. 从这之后, 大家吃完饭 再不向大盆里一撂走之,而是自觉地把碗洗刷干净. 之后,我又听人谈论苗主编早晨在厕所刷坐便器的事.这事给我和全体作者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俗话说 见微而知著 , 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上,不足以看出一个人品德的高尚和修 养吗? 以后在和他不断的接触交 往中, 感到他虽然身居要职, 声名显赫,却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始终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出现. 啊, 这对于发一首小诗、 出一篇小说就沾沾自喜的人来说, 是多好的一面镜子啊! 苗得 雨同志在这里, 以言传身教, 给 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以后在和他不断的接触交往中, 感到他虽然身居要职, 声名显赫, 却谦虚谨 慎, 平易近人, 始终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出现. 民间记忆 打箔 齐鲁人物 谦虚谨慎, 平易近人 ―― ― 苗得雨先生为人为文二三事 老照片 四十年前 去当兵 冬日的暖阳下, 一只只箔锤在他们手中不停地上下翻飞, 眼花缭乱;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