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鱼饵虫 | 2016-07-09 |
15 2019年5月24日 责编/李红波 美编/赵燕杰 美文
邮箱: qingyuanmeiwen@126.
com 兴来独语 齐白石齐白石画画 韩羽/文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刚刚学画漫画, 偶尔从图书室 的旧画册里发现了齐白石画的 《柴筢》 , 大呼小叫: 看看, 农活家什也可画成画儿哩. 老美术工作者告诉我: 花鸟画家改画劳动工具是艺术为政治服务, 要不怎说齐 白石是人民艺术家哩. 到了六十年代, 花鸟画家们 见贤思齐焉 , 由 柴 筢 进而镰刀、 镢头、 粪筐粪叉……更有意思的是有一位 画了汲水辘轳, 题为 田头小景 , 却又在井旁画了几株 月季花, 想是旧情难舍. 近日, 忽焉又见老相识 《柴筢》 , 横看竖看, 依稀当年 的老样儿, 连当年读不懂的题跋也逐句逐字寻行数墨. 岂料读罢, 哭笑不得, 这哪是老美术工作者说的那样话 儿, 白石老人很直白, 他画这画儿是 余欲大翻陈案, 将 少小时所用过之物器一一画之 , 之所以画柴筢, 是 儿 童相聚常嬉戏, 并欲争骑竹马行 .谓为 为政治服务 , 不亦 不虞之誉 乎.黄宾虹说齐白石的画 章法有奇趣 . 《柴筢》 就有奇趣.说它奇, 就在于俗物能登大雅. 早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之初, 花鸟画坛的百花丛中挤进 一柄柴筢, 大雅而又大俗, 能不令人一惊一乍.再翻看 中国绘画史, 有偶乎, 独一无二, 无偶不亦奇乎. 柴筢, 搂柴拾草, 不值几个钱的贱物儿, 有谁正眼瞅 过它.可画中的柴筢, 据画幅之冲要, 顶天而立地, 大气 而磅礴, 摧枯拉朽之势, 横扫乾坤之概, 能不令人一新耳 目, 能不奇乎. 柴筢, 除了筢齿, 就是筢柄杆儿, 最是简单, 最容易 画, 可又最难入画.试想, 只一长长的筢柄就占了画幅 的绝大空间, 怎样布局, 难道不是难题?难得棘手, 不成 则败, 不亦险乎.然而 无限风光在险峰 , 无险则无奇, 奇趣 之得, 要之在于涉险而又能化险, 像诸葛亮在空 城城楼上唱的 险中又险显才能 . 白石老人画柴筢, 允称涉险而又能化险.柴筢就器 物讲, 应说 简单 ;
从绘画讲, 又应说实不 简单 .看那 弹性的筢柄, 硬挺的筢齿, 不同部位的不同质感, 在在显 示出画中柴筢的 简单 中的 复杂 .表明了白石老人 不仅面对复杂的事物能从 繁 中看出 简 来, 所谓删繁 就简;
而且又能从 简 中看出 繁 来(因为任何事物, 简 单中都蕴含着复杂). 不能如花枝草茎或横或斜地可以任意挥毫勾勒, 直 撅撅地占了画幅绝大空间的柴筢柄儿, 茕茕孑立, 形影 相吊 .白石老人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以书法为构图重 要因素而化解之: 如筢柄左方的数行短题跋, 筢柄右方 的一行长题跋, 以波、 磔、 钩、 挑的书法行笔与筢柄的粗 重描画两相呼应, 疏密相间, 奇正相寓, 黑白错落, 高下 抗坠, 或态、 或势、 或韵, 一言以蔽之, 既 落霞与孤鹜齐 飞 , 又 秋水共长天一色 , 凡形式感中之给人以视觉愉 悦者无不齐集毫端.而跋中 儿童相聚常嬉戏, 并欲争 骑竹马行 更与柴筢浑成一体, 而使之童趣盎然. 黄宾虹说的 章法有奇趣 , 不亦现下所谓 视觉冲 击力 . (韩羽, 画家、 作家, 现居石家庄) 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细思之, 觉得这是讲了两件事, 前六件 讲的是过日子的必需品, 缺一不可. 最后这件茶事, 倒是可有可无的, 应该 是吃饱以后的事情.有谁在饥肠辘辘 的时候泡杯茶来喝呢.于己如此, 待 客亦如此. 我没有读过陆羽的 《茶经》 , 所以 不曾懂得关于茶的种种要略, 更没有 学习过饮茶之道, 也不懂得饮茶的讲 究和规范.只知道有茶便饮, 匆忙之 间, 来不及细细品味, 囫囵间喝茶也有 十几年了.但要说出喝茶的感受, 心 中竟空荡荡的, 似乎唇齿之间残留着 一些茶的清香与苦涩, 游丝般也无从 把握. 茶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我想这茶指 的应该是粗茶淡饭中的茶了.这句话 说得非常贴切, 十分和谐, 细细品味这 也是日子里的一种极致, 这种极致与排 场无关.粗茶淡饭, 讲出了生活中最平 常最简单的状态, 道出了平常日子里的 平常心.说到这里, 我想起了北宋诗人 黄庭坚 《四休居士诗序》 粗茶淡饭饱即 休, 补破遮寒暖即休, 三平二满过即休, 不贪不妒老即休. 诗中倡导了淡泊知 足、 随遇而安、 一任自然的日子.在黄 庭坚看来, 这粗茶是可以约束一些贪念 一些嫉妒, 是可以提高人的自律性的. 如此说来, 喝点粗茶挺好.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对任何事物心 存感恩的提法, 也不妨拿来放到喝茶 的形式中去.思来想去, 又觉得感恩 于茶有些空泛, 不如对一杯茶心生尊 敬.我尊它的清美之味, 敬它的万妙, 于此, 我心安然.其实, 与我们共生的 所有自然之物是没有理由不去尊敬它 们的, 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之物的无 私馈赠. 以尊敬的心来喝一杯茶的时候, 你便和茶产生了互动与关联.茶必以 沸水煮或泡方才出其味, 饮数杯后又 至无味.沸水泡茶, 茶叶上上下下, 浮 浮沉沉中叶子逐个舒展开来, 杯子里 就慢慢飘出淡淡的香气, 弥散在我们 所处的空间, 令人陶醉.茶杯里的水 渐渐变了颜色, 或浓或淡, 汤色总是那 么明亮, 茶给了水无限丰富的味道. 茶与水的相遇, 是最和谐的, 每天, 发 生在我们平淡无奇的日子里. 喝茶绝对是平常日子里的一件 事, 它是一种生活, 得自然而然, 不造 作不矫饰.想起唐代诗人卢仝写的 饮茶歌,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 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 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卢仝这 茶饮的可谓淋漓尽致, 酣畅无饰.每 一碗茶的品饮都是一种精神的提升 与递进, 饮的自在洒脱, 无羁无绊, 从 肉体之愉悦抵达精神之愉悦.卢仝 这一碗一碗地饮, 的确是无拘无束 啊.我想, 这才是真正的茶道所在, 不拘一格任其自然. 的确, 喝茶不再是一件止渴的事 了, 虽然一通牛饮畅快无比, 但心花绽 放却在不动声色之中, 或有所得或有所 悟.周作人说过, 有好茶, 会喝茶, 是 清福. 我们且放下些什么来享受这人 间的清福吧. 都说茶禅一味, 这茶就玄妙了. 我本愚钝, 仅知茶味由浓烈到寡淡, 由苦涩到香甜, 喝下去生津润喉, 去 躁气涤浊气.一杯茶喝下去, 可安住 现在, 可畅想未来, 也可慢慢回忆过 去.就这么着, 端起茶杯来喝, 放下 茶杯添水, 并不曾体会到茶禅一味. 也许赵州禅师当时正在喝茶, 随口对 问禅者说了一句喝茶去, 这就成了玄 妙的公案. 我想,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生活里 的禅也应是丰富的, 任何的限定, 对于 茶, 对于禅, 都是一种无奈.写到这 里, 口舌生烟, 便想到一杯清香四溢的 茶, 我还是别再铝, 喝茶去吧! 铅笔盒 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木头盒, 盒体 内侧三面有三处同一水平的凹槽, 插 入一板, 可抽拉, 是为盒盖, 盒里面能 放铅笔、 橡皮等东西.我家里就有一 个, 哥哥姐姐们用过的, 我开始上学 了, 接着用.这种铅笔盒做得十分精 致, 外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