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 2016-07-12 |
5 版 中国扶贫看贵州, 贵州扶贫看毕节.
30 年前, 面对 经济贫困、 生态恶化、 人口膨胀 的 恶性循环, 中国在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建立 了以 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 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
30 年来, 采取一切有利于消除贫困落后的措施, 毕 节试验区从人与自然的 对抗 , 逐步走向 共赢 , 累计减 少贫困人口
594 万, 森林覆盖率提高近
38 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 示指出,
30 年来,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在社会各方面 大力支持下, 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 顽强拼搏, 推动 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 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的一个生动典型. 山穷水尽怎么活?
1985 年,
18 岁的农民张安福和父亲为了全家人 的生计, 在赤水河边开荒种玉米. 山坡上辛苦犁出一层 新土, 大雨一来就冲进了滚滚的赤水河,
3 亩地, 冲走 了1亩多. 好不容易保住一点土, 伏旱
50 多天, 种出的 玉米不灌浆, 还不够吃半年. 坡下流淌赤水河, 半坡人家没水喝, 久晴人畜都 口渴, 多雨薄土滑下坡.
30 多年后, 张安福还记得那 时的顺口溜. 他带着记者来到一处土壤已板结的山沟 说: 当年村民在这里开荒, 一层一层挖, 一层一层冲, 到最后挖不动了, 就剩这 '
和尚坡'
. 张安福所在的村子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水铺 镇, 当年叫 南关村 . 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
200 元, 温 饱没解决, 水土流失却越来越严重, 当年村民无奈自 嘲: 南关南关, 年年过难关. 在张安福上山开荒这一年, 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 海雀村的贫困状况令人震惊. 今年
96 岁的海雀村村民 安美珍回忆道, 那时候多户农家断炊, 自己家里
4 口人 只有
3 个碗, 一年要缺盐
3 个月, 终年不见食油. 这就是当年的毕节. 经济实力弱, 人均 GDP 仅288 元;
人口增长快, 多子多福 是很多人长远生计的 唯一出路,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
19 .
91 ‰;
人民生活 苦, 人均粮食不足
200 公斤,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
184 元;
生态环境差, 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
52 . 6% , 每 年外泄泥沙
6900 多万吨. 山穷水尽怎么活? 毕节陷入了 越穷越生、 越生越垦、 越垦越荒、 越荒越穷 恶性循环. 这里又是长江和珠江上 游的生态屏障, 贫困 综合征 还威胁着更广的范围. 以海雀村为代表的毕节极贫现象, 很快得到了中 央高层的重视.
1988 年6月, 国务院同意建立毕节开发扶贫、 生 态建设试验区. 这一年,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第
10 个 年头. 把贫困地区的贫困、 生态、 人口问题统筹考虑, 制 定完整的治理方案并在大范围实施, 在当时的中国乃 至世界, 没有先例可以参考. 一场前无古人、 目光长远的反贫困试验在乌蒙山 深处开启. 打造脱贫攻坚 百科全书 盛夏时节, 走进昔日的 南关村 , 满眼都是拳头大 的橙子. 赤水河沿岸几十公里的山坡上, 大片大片的果 林长势喜人. 每年
11 月、
12 月、
1 月有脐橙和崭,
2 至5月有 血橙,
6 至9月有夏橙,
10 月有蜜橘. 张安福说: 一年
365 天, 随便哪天你来, 如果吃不到橙子, 你来骂我. 张安福的 豪气 来源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一场 产业革命 . 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带领下, 当地村民摒 弃传统的玉米种植, 开始在山坡上种下以柑橘为主的 果树.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经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