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A003 | 2016-08-02 |
本报记者 包璇漪 俯仰两青空, 舟行明镜中. 蓬莱定不远, 正要一帆风. 瑞安 西部山区的寨寮溪, 溪水如碧、 古 木参天.南宋大诗人陆游来这 里, 留下这样的诗句.陆游看到 的是下游的景致, 若溯溪上行, 更 有胜过蓬莱的清俊奇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平阳女子王杨柳,
20 多年前嫁到 上游的高楼镇顺溪村时, 就对村 子旁常年云雾缭绕的玉女谷一见 倾心.满目绿色里, 王杨柳最喜 欢的, 是抬头仰望深谷里一株株 枝叶干云的老苦槠树. 苦槠树, 是长江南北的 分界 树 , 只生长在江南, 在浙江、 江西、 安徽的小山村里倒是常见. 苦槠树生长缓慢, 树枝点火难以 起烟, 保全了它得以长寿.树木 长成后, 树冠巨大, 是夏天村人纳 凉谈天的好歇处.到了秋末初 冬, 苦槠子成熟, 一个个掉落下 来, 又成了制作苦槠豆腐的好食 材.山村的孩童, 童年都有挎着 竹篮上山捡苦槠子的记忆. 别小看了这苦槠子, 它是山 民一宝.在吃不饱的年代, 因为 富含淀粉、 苦槠多糖, 苦槠子还能 代替粮食用以果腹.它作为食 物, 年代久远.苦槠子一头尖尖, 长得像小栗子, 也称橡栗.在 《庄 子》 中记载大盗跖: 昼拾橡栗, 暮 栖木上. 明代时李时珍的 《本草 纲目》 也有记载: 槠子处处山谷 有之, 生食苦涩, 煮炒乃甘, 亦可 磨粉. 植被丰茂的玉女谷里, 有成 片天然的苦槠林群落.其中一株 树干胸围约 4.8 米, 树高约
20 多米, 树冠直径约
25 米, 据说是我 省迄今发现的最大一棵苦槠树, 树龄逾800年, 人称 苦槠树王 . 王杨柳初嫁到顺溪村, 每到 初冬时节, 家家户户的老人清早 上山将苦槠子捡拾回来, 在太阳 下暴晒, 待棕黑色的硬壳裂开, 露 出雪白的果肉, 便剥出果肉浸泡, 又磨浆, 过滤, 在大锅里将这苦槠 子浆加热, 不停地搅拌, 待冷却 后, 就看它凝成一大块细嫩的豆 腐.而后, 豆腐切块、 晒干, 就成 了家家户户都藏有的苦槠豆腐 干.村人将这苦槠豆腐看得神 圣, 小儿腹泻不止, 苦槠豆腐熬粥 喝;
老人腰酸肾虚, 苦槠豆腐又与 带板目鱼、 蚕豆、 刀叶肾 (当地草 药) 熬汤喝. 王杨柳从此爱上苦槠豆腐. 拿朋友们的话来说, 简直是像 中邪 .她也曾跟着丈夫走出玉女 谷, 走南闯北地做印刷生意.可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 不管身在哪 里, 她就惦记着回到顺溪村.足 有七八年时间, 每年这个时候, 就 看这个平时并不做农事的时髦女 子, 赶回村子挽起袖子, 做苦槠豆 腐. 老人们做来总有点苦涩, 口 感不那么好.我一年一年地琢 磨, 浸泡果仁的时间、 加热的火 候, 终于让苦槠豆腐的苦涩味减 轻, 口感更细腻顺滑. 只见她每年做出好几百斤的 苦槠豆腐干, 一年一年, 不厌其烦 宝贝似地送给远远近近的亲友. 送的人多了, 有人随手一搁, 也有 人不经意间吃了来跟她反馈, 这 东西实在好 . 我早就知道它是我们山里 的宝贝.其实, 七八年前我就存 了心, 想要把它开发成产品.只 要看看我们这里的好山好水, 看 看这个完全没有任何添加的手工 制作过程, 它笃定就是生态食品 啊. 王杨柳这样跟朋友们说, 希 望争取到投资.
2012 年4月,40 岁那年, 王 杨柳终于如愿, 瑞安市玉女谷苦 槠专业合作社成立了.这个能干 的女人, 担任起合作社的理事长, 开始正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