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 2017-02-27 |
基于 I n V E S T模型近
1 0年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下碳储量功能[ J ]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6 ,
4 4 (
6 ) :
4 4 7-
4 5
1 . d o i :
1 0 .
1 5
8 8
9 / j . i s s n .
1 0
0 2-
1 3
0 2 .
2 0
1 6 .
0 6 .
1 3
1 基于 I n V E S T模型近
1 0年太湖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下碳储量功能 荣月静1 ,
2 ,张慧1 ,赵显富2 (
1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
2 1
0 0
4 2 ;
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
2 1
0 0
4 4 ) 摘要: 应用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
2 0
0 0 ―2
0 1 0年) 遥感调查与评估 项目中
2 0
0 0 、
2 0
1 0年 2期土地覆盖类型数 据和生物量数据, 并根据《 基于 1∶
1 0 0万世界土壤数据库( H WS D ) 的中国土壤数据集》 计算太湖流域地区土壤碳密 度、 植被( 地上、 地下) 碳密度, 并分别计算
2 0
0 0 、
2 0
1 0年太湖流域地区碳储量, 结合土地利用变化转移情况, 分析土地 利用变化对碳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太湖流域地区近
1 0年碳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碳储量净减少了
9 1
4 .
8 0万t,其中土壤碳储量下降了
13 7
5 .
6 6万t,主要是由于林草湿地等土地类型转换为建设用地所致;
植被碳储量 上升了
4 6
0 .
8 6万t,主要由于林草地近
1 0年生物量上升所致, 虽然农田和建设用地向林草地转换使得植被碳储量有 所上升, 但土地利用转换不是植被碳储量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I n V E S T模型 中图分类号:F
3 2
3 .
2 1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 0
0 2-
1 3
0 2 (
2 0
1 6 )
0 6-
0 4
4 7-
0 4 收稿日期:
2 0
1 5-
0 4-
2 8 基金项目: 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编号:
2 0
1 2
0 9
0 2 9-
1 ) . 作者简介: 荣月静(
1 9
8 9 ―) , 女, 山西阳泉人, 硕士, 研究方向为区域 生态恢复与资源可持续利用.E- m a i l : r o n g y u e j i n g @1
2 6 . c o m . 通信作者: 张慧, 博士, 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生 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评价.E- m a i l : z h n i e s @1
2 6 . c o m .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变化的影响对于区域土地利 用的规划和碳管理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气候变暖影响土地 利用方式, 进而影响碳储量的变化[ 1-
2 ] .1
9 7 0年开始, 全球 气候开始转暖, 我国的增温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速度[
3 ] .
1 9
9 0年以来, 太湖流域发生突变式增温, 导致土地利用类型 发生很大变化[
4 -
5 ] , 严重影响流域碳储量.目前, 国内外利用 R S ( 遥感) 、 G I S ( 地理信息系统) 和模型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 对碳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日益增多.H o u g h t o n等研究了美 国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引起 C O
2 排放变化, 从而引起碳储量变 化[
5 ] .C a s p e r s e n 等采用森林生长调查数据研究土地利用变 化与碳储量之间的关系[
6 ] .D e f i l e s 分析了未来土地利用变 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7 ] .国内学者多数通过研究土 壤和植被碳储量变化来分析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方 精云等 利用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分析中国1949―1
9 9 8年森林碳储量[
8 -
1 0 ] .李海奎等采用森林清查资 料计算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