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 2017-09-25 |
他把整个生命都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长篇小说《梨花似雪》就是 这样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在深入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老作家的态度和精神应当是我们学 习的榜样. 《梨花似雪》问世后,得到了读者欢迎,也得到评论界高度评价.我们特发表几位评论家的 文章,希望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思想艺术探索能够引起我们对当前小 说创作现状的思考. ――编者 自觉追求 有思想的艺术境界 关于长篇小说《梨花似雪》致鲁彦周的信 彦周同志: 你好! 春节过后,即读《梨花似雪》 .眼力大不如前,每日上午读一些,几无间断,也算是一口气 读完的.总的印象是激情不减当年,视野更宽,思考也更深入了.友人告诉我,这是彦周兄的 晚 年力作 ,我很赞成.并非人云亦云,而是随后又重读了《天云山传奇》 《苦竹溪,苦竹林》 《古 塔上的风铃》之后,想了一想,才认同这个说法的. 《梨花似雪》的描写领域广阔,有巢湖农村的日常生活和风起云涌的抗日战争,有大别山区 国共两军的对垒与联合,有新政权建立后亲人间的分野与和解,当然还有文化大革命期间共同的 受难与觉醒.时间跨度
40 年,即书中人物的大半生,而在这里展现的是中国大变动环境下纷纭 的人生故事. 你的作品一向注重写人,写人的独特命运与性格,并在这种独特命运与性格中,涵蕴人世的 冷暖悲欢和某种普遍性的社会意义,因而总能给人感染和启示.新的作品带来新的人物:或者, 虽与过去写的人物,有某些局部的近似,但总有新的开掘,带来新的特征.这里先举一个没有多 加描写的人物为例,即红军时期大别山区那个军政委.没有姓名,他的形象几乎是从当时的新战 士周凤的眼中写出.坚定、威严、有谋略,一副职业革命家和军事领导人的风貌,然而独断专行, 制造着也享用着属下对他个人的崇拜.他那双警惕敌人的眼睛,同时也是猜忌自己同志的眼睛. 正是由于他的过失.小师政委――周凤年轻有为的丈夫,有意迎着敌人的枪弹牺牲了,这是他为 了维护这一小支红军队伍的团结生存,避免内乱杀人,而选择的死亡.这个军政委形象让人肃然 起敬,同时让人悚然而惊,由这个形象可以让人联想很多很多,包括历史上的种种和当代的种种. 《苦竹溪,苦竹林》写过一个军政委,执行 左 的政策,然而恕我直言,那只是一个 左 的 符号;
而这里,是个有自己神态与心态的生命.显然,这个形象在你心里酝酿已久如今跃然纸上 了.再以母亲宁蓝瑛的形象为例.一个辛亥革命元老级要人的妻子,在丈夫被北洋军阀谋杀数年 之后,竟然与少女时代的恋人、如今巢湖上的土匪头目合谋,设置 抢南 的局面逃走了.抗日 军兴,土匪改编为抗日部队,他因为轻信,被叛徒暗枪杀害,这位中年女性,又毅然随丈夫水葬 投湖自沉,以殉情终结自己的人生.爱情重于生命,重于亲情,更重于乡人的歧视,写情写到如 此生生死死的地步,也够惊心动魄的了.这里显然有着忠于生活、忠于人物轨迹的勇气. 周丽和周凤都是贯穿全书的人物,都经历了
40 年风雨.走过各自的路.最后殊途同归,同 在巢湖老家祭拜先辈的亡灵.她们是亲姐妹,却性格不同,人生经历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