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2017-09-29
副刊 副刊

2017 年4月10 日 星期一

24 24 本社社址: 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

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

电话: (010)

65368901、

65368903 广告部

电话: (010)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元 零售每份 1.80 元 广告许可证: 京工商广字第

003 号 昨日本报(北京)开印:

3 时20 分 印完:

5 时40 分 在晋江梧林村参观, 走到最后才忽 然感觉似曾到过.那时我们转到村前, 见到一排大厝, 一幢一幢共三座, 一字排 开, 厝前留有宽敞石埕, 以墙街围合, 以 门亭交通.红砖、 白石、 绿瓦筒、 燕尾脊, 看上去气派不凡.接待的主人介绍, 这是 三栋厝 , 旅菲侨胞蔡氏三兄弟合建 的建筑群.我记忆顿开, 发现这三栋大 厝不是第一次见到, 印象里有它, 记得近 侧还有一座庙.一行人从厝前走过, 转 到道路上, 果然看到那座庙, 香烟缭绕. 于是确信自己到过梧林. 近十数年间常到晋江, 似乎已不计 其数.早时因为各种事务, 现在多因相 关活动, 在晋江通常待两三日, 总有机会 四处打转, 感受其日新月异.只是多半 受制于业务和个人因由, 不免来去匆匆, 蜻蜓点水, 难以深入了解.梧林村 三栋 厝 显然曾经驻足过,但是村里那般特别, 充满异域风情的华侨建筑群肯定是 第一次所见, 否则不会没有印象.想来 应是某一次参观时到过梧林, 却因时间 或什么事中途生变, 只能就近匆忙一瞥 三栋大厝,而后掉头走人,留下一份遗憾.不想若干年后终于再来, 记忆由此 接续, 从此牢牢记住了这个闽南名村. 我注意到当下梧林村亦称 梧林社 区 .如今, 梧林社区被国家住建部等部 门公布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与人们印象中的一些传统村落比较, 梧 林有一种独特色彩: 这里楼房建筑特别 丰富多样, 闽南官式大厝、 哥特式建筑、 古罗马式建筑、 中西合璧的民居聚合在 一起, 形成一个独特的建筑群落, 被称为 华侨建筑群 .此间现存的华侨建筑多 为20 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所建.当 时一些事业有成的华侨回乡建房, 聘请 建筑专业高手设计、 施工, 向乡亲展示异 域建筑文化和建筑技艺, 显示自己的身 份和地位. 在梧林村,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 这些房子, 每一栋都有些年头, 每一座都 有其来历, 其中不少已无人居住, 只住着 故事.我对建筑规制等等知之不多, 穿 行梧林, 最感兴趣的是眼前一切的前世 今生, 此间人的生活, 他们的悲欢离合与 喜怒哀乐.因此参观中常常兴之所至, 短暂离开队伍, 独自探访边边角角, 以期 有自己的视线与发现.那天与众人走进 一幢大厝, 里边房间很多, 门门相通, 于 是抬脚另行, 不经意间忽然到了一个角 落, 那里很安静, 只有我一个人, 面对一 个小小的天井. 那时接近中午, 阳光从屋脊照下, 洒 满天井.天井里有一口水井, 是那种有 年头的井, 圆形石质井栏颜色发暗, 已经 被岁月打磨得毫无棱角、 平顺光滑.这 口井一眼吸引我的是它的盖子, 由圆的、 长的铁管焊成, 带着一个活动扣眼, 安在 石井栏上.石井栏一侧安着井盖轴, 另 一侧安着一个铁锁扣, 用粗粗的铁质螺 丝固定, 螺丝和固件都显发黑, 与老石头 早似融为一体.把铁质部件打进石质物 体里固定, 其难度极大, 也不知道当年那 些工匠是怎么做到的, 竟然做得像是长 合在一起.我猜想该井盖当是出于保护 的目的, 以防不懂事的小儿于井沿探头 探脑不慎落井.此刻井盖呈打开状, 并 未闭合上扣, 想是如今没有孩子在这里 活动, 无须严阵以待.走上前看看, 只见 一圈水面伏于井下, 清澈而平静. 这时不禁兴致顿生, 因为这里的一 种气息.与老房子、 雕梁画栋和年代故 事相伴, 有人在这个角落里过着自己的 现实生活.这显然是一位女子: 小天井 一侧有一个安在空心砖垒上的小平台, 台板上放着几双女鞋,色彩款式尚新.有一条长竹竿横于天井边, 晾晒数件女 子衣物.水井两侧有两个洗刷处与之相伴,左边一个水泥池修于地板上,搁着一个木搓板, 旁边有只矮竹椅.右侧 是一个石质洗衣台,配以石搓板、洗衣液瓶和刷子.生活于此的女子把这个角落收拾得井井有条,显得古旧、干净而整洁. 小天井边有一间厢房, 房门虚掩, 静 悄悄了无声息.我走过去敲门, 打声招 呼.如果有人应答, 无妨闲聊几句, 了解 此间一段人生.但是没有回应.我把门 推开看看, 原来是一间厨房.一面墙以 颜色鲜艳印有吉祥图案的塑料广告布覆 盖, 靠墙立着一只简易橱柜, 灶台上有煤 气灶.锅碗瓢盆收在台下玻璃柜里, 台 面上很清爽, 碗盆上罩着布, 干净的地砖 多见蛛网般裂缝, 老旧不堪. 我觉得这一切似曾相识, 有一种久 违的熟悉感.很遗憾未见主人, 无法略 作交流.生活在这个角落的女子想来应 很普通, 她在一个有着许多特殊老房子 和老故事的社区里, 在一队队穿行而过 的游客、 访问者的脚步声中过着自己简 单、 平淡的生活.她的周边变化万千, 一 幢幢高楼拔地而起, 一条条道路通达远 方, 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演绎着许多新的 故事.她出入于这个广阔场景中, 或许 也参与着该场景和新故事的若干创造, 同时她也在自己这个小天井小角落里洗 刷、 做饭, 显得从容不迫、 安详自在. 时间只容我在这个角落稍作停留, 一窥此间生活场景.匆匆离开那个小天 井, 从侧门走出, 发现通道旁一个小空地 有一个围栏, 四五只鸭子在围栏里活动, 地上摆着水盆.或许这是近旁小天井那 位女子饲养?我忽然联想起刚从主人那 里听到的一个故事: 六百多年前有一个 叫蔡旺生的养鸭人赶着鸭群沿溪觅食, 有一天准备返回时鸭群怎么都赶不动, 只好搭寮与鸭同宿.不料当晚每只鸭子 都产蛋两粒, 蔡旺生喜出望外, 认为到了 一处风水宝地, 便决定定居下来.这位 蔡旺生就是梧林蔡氏的开基祖, 该风水 宝地就是今日的梧林村. 我感觉自己的梧林记忆顿时生动起 来, 这个著名侨村于我不再只是气象浩 大的闽南官式大厝, 哥特式、 罗马式西洋 楼宇建筑, 也不只是忽然从记忆深处找 回的 三栋厝 .它还包含了一个小角落 和里边的市井生活场景, 这种场景其实 同样内容丰富, 具有众多可能性, 有如当 年一位先人的牧鸭故事. 这里有一个角落 杨少衡 我所住的县城开发区, 开发于八 十年代, 整体布局不尽合理: 方圆有 两间中学, 一间小学, 一间幼儿园, 住 户几千家, 几万人, 只设一个小型菜 市, 而且位置不中心.开发区里有一 村庄, 村前有块空地, 菜农为方便市 民, 常挑菜到这里卖. 有一位姑娘亦来设摊, 简易钉制 的菜架, 可摆菜上百斤.姑娘个子瘦 小, 一米五多, 留着短发, 常穿着深蓝 色衫,黑色裤,皮肤黝黑,像个 黑人 .她每天裤腿半湿而且沾有泥土, 看得出来, 当天的菜都是从地里 直接运到市场的. 当初, 城建执法队不准在此地经 营, 多次干预.一次, 姑娘来不及收 摊, 结果菜全没收了.她那无奈的眼 神, 我印象很深.后来, 城建局讨论 了市民的强烈要求,认为具有合理性, 于是, 这里便建成了菜市.现具 规模, 菜品多样, 鱼肉成行. 周末, 天上响雷, 乌云密布, 我提 着伞出门办事.途中大雨滂沱, 我避 在别人门前.此时, 路上一个女人蹬 着三轮车, 载着菜和一个大概六七岁 的小女孩, 在学校门前匝道上艰难地 前行.也许被雨赶着, 蹬车过猛, 到 这里女人已力气全无.坐在车上小 女孩很懂事, 跳下车来, 跟在后面推, 任凭风吹雨打.啊, 又是那位姑娘, 我赶忙打着伞走过去, 遮挡着小孩, 并帮她将菜推到摊档. 下午回家, 我又路过她的菜摊. 这时, 市民购菜的高峰时已过, 逛菜 市的只有三三两两.她的摊上只有 小女孩在睁着圆圆的眼睛, 用期盼的 眼神看着路过的每一个行人.我好 奇地走近菜摊. 她眨眨眼睛, 笑着说: 你是早上 帮我妈推车的伯伯, 对吗?伯伯, 你 想买菜是吗? 我笑了笑: 你会卖吗? 我懂.伯伯, 你说你要买什么 菜,要多少就卖多少给你. 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不满我怀疑她的能力. 我想买很多很多的菜. 伯伯, 我没有很多. 要一斤小白菜. 我说. 她哈哈大笑起来: 伯伯,你吓死我了, 原来你只要一斤, 是这么少 的, 看, 我称给你. 她抓着菜放在盘 秤上. 多少钱? 两元五角. 给你三元, 不用找. 她一定要找回给我.她说, 妈妈 说过,买卖要公平,多一分也不能收.完后补充一句: 谢谢伯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