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7-10-03

得乐 要得究竟乐,究竟乐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恭录自上净下空老和尚讲演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235) 3.观慧,即是奉持金刚般若,离名字言说,不着 一切微细广大境界,并希望胜果,亦复不着.但 蓦直如法行去,一念不起,果能断得一分虚妄 相想,清净心便现一分.便是证得一分法身,而 登初住,转凡成圣矣. 观慧,即是奉持金刚般若,离名字言说, 不着一切微细广大境界,并希望胜果,亦复 不着 ,这些都是行门重要的原则.教下说修 观、作观, 观 就是修正观念,对错误的观 念、看法、想法,依照佛在经典教诲我们的事实 真相为依据,而加以修正.在此处是指 奉持金 刚般若 ,正是尊者请示明体最重要的义理.奉 持金刚般若的作法,就是离名字相、离言说相、 离境界相.境界中,小而微尘、大而世界, 一 切微细广大境界,并希望胜果 之相,亦不 执着. 胜果 是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此处指佛门常说的放下身心世界. 胜果 就是放下身心世界,无丝毫的执着.如是, 心才清净,正如经云,'

信心清净,则生实 相'

.念佛最要紧的是清净心,心净则土净. 《无量寿经》经题教我们修行的总纲领、总原 则,就是 清净、平等、觉 ,唯有修清净、 平等、觉,才能得到 大乘、无量寿、 庄严 . 庄严 是真、善、美.世间人所谓的 真善美,有名无实,因为没有觉正净;

有觉正 净,才能得到实在的真善美.学般若也不例 外,《无量寿经》是大乘中之大乘,是一乘圆顿 大法,金刚般若亦复如是.修学的原则相同,要 求的也是 信心清净 .一切都不着,才清净;

稍有分别、执着,心就不清净.不但身心世界要 放下, 离名字、言说 ,甚至佛法也要放下. 此处的 名字 是 般若即非般若 .由此可 知,这一句即佛在此经上说的'

法尚应舍,何况 非法'

,无论世法、佛法都不能染着. 但蓦直如法行去,一念不起,果能断得一 分虚妄相想,清净心便现一分.便是证得一分 法身,而登初住,转凡成圣矣. 果然是大乘 圆教,只要我们依照《金刚经》教我们的纲领, 一直如法去做.所谓 如法 ,就是心中不能有 丝毫妄想、分别、执着.要历事炼心,修行就于 事上修,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之中修, 离开境界,无从起修.当不如意的境界现前,就 是修忍辱波罗蜜之处.忍辱仙人若非遇到歌利 王,其忍辱波罗蜜不能圆满,歌利王于忍辱仙人 而言是大善知识. 我们现在遇不如意之事、不喜欢之人,即心 生不悦,如何修忍辱波罗蜜?修行就是要对着境 界炼清净心.顺境,不生贪爱之心;

逆境,不起 _恚之心,忍辱波罗蜜就圆满.若于顺境中生欢 喜心,是不能忍. 忍辱 并非仅指逆境、烦恼 现前而忍;

顺境也要忍,不可生欢喜心.许多人 不明了,以为顺境好,其实顺境最容易淘汰人. 逆境能激发人的道心,尚能成就;

顺境中成就 的人,实为凤毛麟角,一享福就无法承受. 小乘修忍辱,多于逆境中修,修苦行;

大乘 修忍辱,在顺境中修.如果诸位看经稍微留意就 能发现.迦叶尊者,头陀第一,于一切逆境中修 苦行;

须菩提尊者,亦于逆境中修.由于须菩提 尊者出生之时,家中金银七宝完全空掉,故 须 菩提 是 空生 之义,这是表小乘境界.大乘 境界,《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一出生家中庭院 的花草都是七宝的,他代表顺境.于顺境富贵 之中,不起丝毫贪恋之心,心中若无其事,是真 正成就. 修行,一切境界都是我们修学的场所.境界 无好坏,一........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