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 2018-04-27 |
00320021 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
1 学分
16 学时 Plasm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进入
21 世纪以来,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局面,其在生物化工、临床医 学、节能环保、公共健康、航空航天、国防安全、应急救援等诸多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等离子体 技术及应用 这门课程围绕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研讨的方式探讨等离 子体科学与技术在其中的已有应用和潜在应用,将文献调研和头脑风暴相结合,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 学习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最后一个环节的实验室动手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等离子体这种物质存在形态的认识.
00320032 等离子体、激光与电子束
2 学分
32 学时 Plasma,Laser and E-beam 介绍等离子体,激光与电子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包括鞘层、 碰撞过程、 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激光的工作原理及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包括对正离子和电子的加速作用)等.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包括短波收音机的信号接收与电离层的相关关系、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等 离子体刻蚀等) 、激光尾波加速实验以及 Thomson 散射实验的讨论展示大学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及相关数 学处理方法(如Fourier 变换)在分析具体物理问题时发挥的作用.
00320052 三维可视化技术基础及应用
2 学分
32 学时 Bas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3D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三维可视化技术将图形学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结合在一起,使人能够在三维图形世界直接 交流.三维可视化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医学、建筑、产品设计、地球科学、流体力学、军事、气象等学科领 域,因此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与众多学科和专业交叉,衍生出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本课程从建立三维可 视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系统地讲述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基础 理论、基本方法、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课程通过实例实验教学学习和掌握实现三维可视化技术,由浅入 深地逐步掌握 Visual C++下基于 OpenGL 的三维显示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课程通过完成三个基础编程实验 或根据学生专业自选研究课题,培养学生具有使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解决自身专业相关课题的能力.
00320072 高能物理导论
2 学分
32 学时 Introduction to High Energy Physics 本课程旨在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当今粒子物理最新最广泛的介绍.课程内容几乎包括所有基本粒子物理研究 的新进展,以及与宇宙学和天体物理研究的关系,并力图在实验与理论方面的内容教学中保持平衡.重点 强调唯象方面的近似,以及基本理论概念,而不是复杂的数学推导.对本领域的一些关键性实验也会做简 单的介绍,并侧重在这些实验结果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尽管本课程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夸克与轻子的 标准模型内容,但是关于该模型的不足以及之外的新物理(例如超对称、中微子质量与振荡、大统一理论 和超弦理论)也会有所讨论.该课程适合于大三与大四的高年级学生选修.
00320092 天体物理概论
2 学分
32 学时 Introduction to Astrophysics 本课程内容涵盖基本天体物理概念和物理量、各种不同的天文观测方法、以及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和背后 的物理机制,包括恒星的形成与演化、三类致密星体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的基本物理解释、超新星爆发 和伽马射线暴、 星际介质的基本属性、 星系的特征和分类、 活动星系核的物理模型、 星系团的结构和辐射、 2017-2018 学年度本科课程介绍 暗物质的天文证据、以及宇宙学的基本观测结果和主要概念等.除了传统课本上的内容,也会结合学科前 沿,介绍引力波探测、引力透镜和系外行星搜索、星系形成和演化等前沿内容. 相比《天文学导论》课,本课程更侧重于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突出观测证据和基于大学 物理的解释,并针对工科特点强调探测方法以及天文与工科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