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 2018-06-14 |
17 年的王作斌, 面对祖国的召唤,
2009 年放弃了优越的条 件, 毅然回到长春理工大学. 归国后, 他主 持创办了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实验 室, 面对人手短缺等困难, 他带领团队攻坚 克难, 从无到有, 把中心建成了科技部认定 的 国家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 心 , 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 而要问你 为国家做了什么. 王作斌说, 一名科学家, 除了具备卓越的专业成就, 更应具备崇高 的爱国情怀. 勇攀高峰、 敢为人先 上世纪
70 年代, 我国彩色电视复原技 术十分落后, 图像颜色失真. 面对这一难 题, 蒋筑英与导师王大珩一起攻关, 提出了 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 使人们得以 看到图像清晰、 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 这样 的技术创新,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可谓创 举. 蒋筑英让我们看到了清晰的图像, 黄 大年率领的科研团队则让我们有了 巡天 探地潜海 的慧眼.
7 年多,
2000 多个日夜, 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 黄大年率领团队不断 攻关, 让我国进入 深地时代 . 一辈辈在吉林这块热土上勇攀高峰的 科技人, 一代代人的接力传承, 是为了让祖 国看得更远、 更准、 更清. 对太阳辐射进行精确测量, 考验着一 个国家光学研究的水平. 挂帅对此进行研 究的是长春光机所空间一部研究员、 博士 生导师方伟. 她带领团队先后研制出多个 系列 太阳辐射监测仪 , 使我国空间太阳 辐射测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 这些年在科研过程中, 虽然不断遇到 各种挑战, 也经常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 但 所有付出与取得成果时的兴奋、 激动相比, 都觉得不算什么了. 在方伟的带动下, 空 间一部的科研团队逐渐成长起来. 从 两弹一星 、 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等 重大科技项目, 到农业科技创新和极地科 考等前沿领域, 吉林科学家的身影成为一 抹亮色. 每当祖国的科技事业产生了新的 需求, 他们总能不折不扣地向祖国交上一 份满意的答卷. 吉林省科技厅统计, 从2000 年到
2016 年, 吉林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共获得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科 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科 学技术奖
131 项. 截至
2016 年, 吉林共有
66 人获得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称号. 淡泊名利、 甘于奉献 长春, 一座典型的东北城市. 这里没有 北上广深的繁华喧嚣, 也没有海外的优越 条件. 然而就是在这里, 一代代科技工作者 与这座安静淡泊的城市血脉相通. 从蒋筑 英到黄大年, 不同的时代, 一样的忘我奉 献. 蒋筑英曾经奋斗过的长春光机所第四 研究室, 已经成为国家光学机械质量监督 检测中心. 机构的名称和规模虽然变了, 但 研究人员身上的那股劲儿却没变. 中心副主任、 光学检验组组长韩冰曾 被电影 《蒋筑英》 深深感动. 成为这个团队 的一员后, 韩冰感受到了蒋筑英精神在这 个团队中的传承. 为了提高检测质量和效 率, 韩冰和同事们刻苦创新攻关, 几乎从来 没有休息日. 他们研制出的检测设备, 不逊 于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没有经历过蒋筑英奋斗的年代, 但他的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韩冰说. 我相信他从未想过身后这些荣誉, 就 像他从未也没有时间去计较个人得失, 全 心全意地想把他所热爱的伟大事业做成、 做好,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黄老师能在回国 后短短的时间里, 就带领团队创造出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