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8-06-26
第1页共8页学习时报/2017 年/3 月/13 日/第003 版 采访实录 陕北七年,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采访组

本报记者 邱然 黄珊 陈思 等 采访对象:孔丹,1947 年生,北京四中学生.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1969 年2月,到陕北延长县插队,距离习近平插队的延川县

58 公里. 采访日期:2016 年12 月5日采访地点:中央党校电视台演播室 采访组:孔总,您好!1969 年2月,您从北京到陕西省延长县插队,在那里一待就是四年. 请您讲一讲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时代背景和北京知青到延安插队的情况. 孔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发生在 文化大革命 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场政治运动,是 那个年代无法回避和逆转的社会潮流.当年每一个知青虽然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 际遇,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上山下乡这段经历对我们那一代知青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 响. 我对此有深刻感触和清晰认识,是在

2010 年退出现职的时候,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 副主席习近平同我的一次谈话.那年的

12 月24 日,我应约到习副主席的办公室谈话,在谈到我 的工作和退出一线岗位时他说: 孔丹同志,你从事工作四十余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两个窗口 ――中信、光大工作多年,卓有成效. 他的这个概括让我非常感动.他对我的情况了解得如此 细致,他所说的 四十余年 ,是从我

1969 年去插队时算起的.我感动的是他对我插队经历的认 可和这些年工作的肯定. 为什么会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呢?主要是 文化大革命 发动以后,从1966 年下半年开始 到1968 年,全国各地学校基本停课,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这三年积压在校的

1966、

1967、

1968 三届初、高中毕业生总数达

1000 余万人.其中城镇学生

400 万人,他们待在城里无所事事, 上山下乡成为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一个应急措施.毛泽东看到整个中国的混乱情况,也看到严重 的社会问题,他老人家于

1968 年12 月发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 必要 的号召,全国很快出现了大规模上山下乡的热潮.习近平当年

15 岁,是老初一学生;

我21 岁,是老高三学生.在我们应该读书学习的年龄,就在国家这样一个部署下一起到了农村. 当年,约有 2.6 万多北京知青到陕西省延安地区插队.从1969 年1月7日开始,每隔一天就 有一趟运送北京知青的专列,从北京站出发,开往陕西的铜川,一直持续到

1969 年春节前为止. 那时延安地区有

14 个县,这2.6 万多名北京知青被分别安置到志丹、安塞、延安、延川、甘泉、 富县、宜川、黄龙、洛川、黄陵、宜君(现在属于铜川市) 、延长

12 个县

124 个公社

1602 个生 产大队

3000 个生产队,吴旗、子长两县因条件较差没有安置.延安县安置东城、西城、崇文、 宣武等区的知青,安置人数最多,共6000 多人.宜川县、延川县安置海淀区的知青,其中宜川

3200 多人,延川

1380 多人.志丹、富县、延长安置西城区的知青,志丹

530 多人,富县

2750 多人,延长

2370 多人.我上学的北京四中在西城区,这样我就到了延长县安沟公社高家川大队插 队.安塞县安置的是东城区的知青,共1850 多人.宜君县安置崇文区的知青,共2190 多人.甘 泉县安置宣武区的知青,共620 多人.洛川县安置丰台区的知青,共2150 多人.黄陵县安置朝 第2页共8页阳区的知青,共2400 多人.黄龙县安置门头沟、石景山区的知青,共970 多人.当时北京知青 和延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