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 2018-07-10 |
5 年,
本报记者再访孤儿群体―― 折翼的天使 你还好吗? 冯华朱峻仪 孤儿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父母陪伴, 其心理、 学业等方面是否存在明显 短板 ?大龄孤儿走 出福利院、 走向社会后, 是否存在适应不良的问 题?我们该如何创造条件, 帮他们增强社会适应 能力, 拥有健康、 阳光的人生?就这些问题, 我们 采访了孤儿问题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 公共政策研究学院尚晓援教授. 孤残儿童普遍缺失 社会化过程 根据民政部的数字, 截至
2015 年底, 全国共 有孤儿 50.2 万人, 其中集中供养孤儿 9.2 万人, 社 会散居孤儿
41 万人. 尽管人数不多, 但我国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 制度在理念和制度设计上都很先进.2010 年,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 《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 见》 , 第一次将保障对象从福利院内的儿童扩展 到部分社会散居孤儿, 并确立福利机构内儿童每 人每月
1000 元、 社会散居儿童每人每月
600 元的 最低养育标准. 从制度设计上说, 没有地区、 城乡、 家庭收入差别, 以中等家庭正常儿童成长费 用为标准,保障孤儿的健康成长,理念非常先进. 尚晓援教授说. 尚晓援介绍,
2016 年, 国务院出台 《关于加 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 , 正式将事实无人 抚养儿童纳入保障体系, 并进一步细化落实、 分 类施策、 精准帮扶. 尚晓援表示, 近年来孤儿的生活状况得到明 显改善, 由于孤儿群体的特殊性, 衣食无忧之后 应更多关注他们的心理、 健康、 学习、 就业等问 题.当前比较迫切的是创造条件, 让大龄孤儿更 好地融入社会. 在福利院长大的孤儿, 因为机构集体养护 模式的限制, 他们的社会化过程普遍欠缺.我调 查过的福利院孤儿, 有的
18 岁了都没有独立地 进过城, 不知道该怎么从福利院到市中心. 尚晓 援说, 这些孤儿缺乏家庭生活经验, 天然地在社 会交往的训练上比同龄人欠缺, 再加上个人的不 幸经历, 难免会有压抑和自闭的倾向, 缺乏与外 部环境之间的积极交流和充分融合. 据了解, 受学历、 技能、 社会交往能力、 家庭 背景等诸多因素制约, 许多成年孤儿面临着比同 龄人压力大得多的住房难、 就业难、 生活难等问 题. 户口的问题就不好解决. 尚晓援说, 福利院 集中养育的孤儿多为集体户口, 这些孤儿成年 后, 如果没有体制内的单位接收、 没有能力购房, 他们的户口就不能从福利院转出去.也有一些 地区鼓励成年孤儿将户口转到政府提供的集体 户口上, 同时给予一笔生活津贴, 但这笔钱与现 有房价相比杯水车薪. 此外, 与制度设计有关, 我国福利院的孤儿 缺少 退出 机制,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及孤残儿童 自身都缺乏 独立 意识. 这种 '
退出'
机制是要 明确规定到了一定年龄, 或者完成一定的教育培 训, 他们就不再是国有儿童福利院的服务对象, 需要自己独立生活. 尚晓援认为, 没有制度化的 年龄限制, 孩子们就不会有 断奶 、 自我独立的 心理预期与准备. 尽管孤儿基本保障制度出台 后, 政策上有了明确的年龄界限, 但实际执行中 并不明确. 普及家庭寄养模式, 培育民 间机构力量 尚晓援认为, 破解孤残儿童成长的困境, 首 要是创新养护模式.通过培养寄养家庭, 让孩子 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成长, 进入普通学校就学. 尚晓援的调查还发现, 在充满善意、 接纳性的环 境中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儿童, 会用更加开放积极 的心态进入社会. 家庭寄养的本质是政府购买服务, 由福利 院设定寄养标准, 并对寄养家庭进行筛选, 最终 和家长签订寄养合同.福利院每月给孩子支付 寄养津贴和康复津贴, 定期对寄养家庭进行检 查, 确保孩子在衣食住行多方面得到妥善、 友爱 的照顾. 尚晓援介绍, 寄养关系一旦形成, 会维 系十几年之久.在寄养家庭中, 孤残儿童不仅有 家庭生活, 还有了稳定的照料者―― 家长 , 并 与其形成了稳定的依恋关系, 这对孩子的心理成 长极为有利.同时, 家庭寄养模式无需政府出资 修建福利院, 承担庞杂的福利院运营费用, 实质 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尚晓援介绍, 国内一些地方创造了很好的家 庭寄养模式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 应在有条件的 地方进一步普及家庭寄养模式, 让福利院转型成 为资源中心, 为家庭寄养提供服务、 指导与监督. 尚晓援认为, 让孤儿更好地融入社会, 还应 当充分发挥民间力量, 积极培育民间慈善组织, 提供多元化、 专业化的服务, 政府则应提高行政 透明度并不断加强对民间机构的有效监督. 针对孤残儿童的志愿服务亟待专业化. 对 那些非专业的志愿者, 不应该让他们有机会直接 接触儿童.比如, 在访问福利院时, 几乎所有志 愿者都会问孩子们的过往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