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喜太狼911 | 2018-08-13 |
全省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3人.县(市、区)依据常住人口原则 上设置1所县办综合性医院、1所县办中医院和1所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机构. 利用资源重组、举办分院、合作办医等多种途径,鼓励和引导城市优质医疗卫 生资源向资源缺乏或服务能力薄弱地区延伸、转移.重点培育若干家以资产为纽带、 具备一定规模、学科优势鲜明、区域辐射能力较强的纵向整合型医疗集团或医联体, 实现服务、信息、付费和机构的整合.鼓励城市医院通过人才培养、学科合作、技 术协作等形式,实现精准下沉、无缝对接和长效发展.加强妇产科、儿科、精神病、 传染病、肿瘤、护理及康复等专科医院和中医医院的规划和建设.完善儿童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 省卫生计生委负责,省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厅、中医药局配合.排在第一位的部门为牵头部门,下同)
2 . 全面推进县 ( 区)域一体化管理.探索县级医院辐射带动乡镇卫生院、乡镇 卫生院支持带动村卫生站的有效方式.借鉴推广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等经验.各地可 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医联体、医共体、医疗集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助网等多 种组建形式.不同级别、类别医疗卫生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 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鼓励将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 注重建立有竞争机制的医联体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省卫生计生委负责,省编 办、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配合)
3 .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坚持以基层为重点,落实强基创优行动计 划(2016―2
0 1 8年) ,省财政在2
0 1 7―2
0 1 9年期间,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支持县级 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和软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完成 现有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科室建设,以 及传染病、精神疾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 ( 血液透析) 、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等临床专科建设.到2
0 1 9年,粤东西北地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 ( 站)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上限.提升乡镇卫生院开展急诊抢救、二级 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初筛、儿科、精神疾病和老年病、中医、康 复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到2
0 1 8年,全面完成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推进村卫生站 公建民营.制订全省县级医院对口帮扶规划.城市三甲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原 则上每年派出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全院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
选派人 员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占比不低于8 0%.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制定城市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挂号 费特殊政策. ( 省卫生计生委负责,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展改革委、 ―
5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 0
1 7年第1 0期 中医药局配合)
4 . 强化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坚持预防为主,将公共卫生安全纳入各地公共安全 体系总体部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公共卫生安全体制.建 立健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精神卫生、职业 卫生、急救、采供血、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评估、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等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 动防病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 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关注残疾人、流动 人口健康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 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增强个人健康责任意识.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推动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 洁行动,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 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落实医疗机构疾病 预防控制职责,加强传染病专科门诊和预防保健科规范化建设.强化公立医院和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建立健全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之间密切协作、互 联互通的工作机制,提高传染病防控整体效能,促进临床与预防相结合.( 省卫生计 生委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