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2018-08-18

(三)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

1990 ~

2000 年,本阶段的战略性任务和目标是 :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78 亿美元,赶上新加坡

1990 年的水平,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达到

11000 美元,接近当年 四小龙 平均水平.城市 建设基本上符合多功能国际性城市的要求,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 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国际惯例运作的运行机制.这一阶段要充 分考虑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变化因素,搞好与香港在经济体制、 运行机制以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对接,促进香港的顺利交接 和长期稳定繁荣. 为了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搞好对香港的对接,深圳

90 年代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

1995 年以 前为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阶段.1995 ~

1997 年为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试运行阶段.1997 ~

2000 年为市场经济新 体制的完善、提高阶段.2000 ~

2010 年为第二阶段,在此阶段, 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大体上要比 四小龙 高出

1 倍,即达到 15% 左右,把届时存在的经济差距拉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台湾、 南朝鲜当年的水平,接近和赶上新加坡、香港当年的水平,全面实 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20 年赶上 四小龙 的战略任务. -07-

三、赶超 四小龙 指标与制约因素

(一)主要目标 根据广东赶上 四小龙 的战略部署,以及深圳赶超 四小龙 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按照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和多功能国际性城市 的要求,参照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指标,力争做到既有利于国际比较, 又突出深圳的特点,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我们大体分两 阶段,确立了赶超 四小龙 的10 个主要目标. 1. 国内生产总值

2000 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900 亿元人民币,2010 年达到

2800 亿元人民币,总体经济实力大体接近当时的新加坡水平,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为2.57万元人民币, 2010年达到7万元人民币, 超过 四小龙 当时平均水平,接近新加坡、香港当时的水平. 2. 三次产业比重 到2000 年为

2 ∶

44 ∶ 54,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递增 20%,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者总人数比重提高到 50% 左右.到2010 年为 1.5 ∶ 36.5 ∶ 62. 3. 技术进步贡献率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 技术进步的贡献率,2000 年达到 50%,2010 年达到 65%. 高新技术占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00 年为 30%,2010 年 达到 50%,超过新加坡和香港当时的水平. -08- 4. 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结构 居民人均月实际收入到

2000 年为

1800 元人民币,2010 年为

5000 元人民币. 食物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到

2000 年为 35%,2010 年为28%. 5. 贸易额、经济外向度、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出口总额(不含 三来一补 )到2000 年达到

150 亿美元,年 递增 17.5%,2010 年达到

310 亿美元. 经济外向度(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到2000 年达到 150%,2010 年达到 170%.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2000 年达到

500 亿元人民币,年递增 22%,

2010 年达到

1000 亿元人民币. 6. 银行存款、证券交易量、外汇交易量 到2000 年人民币存款余额达

1200 亿元人民币,证券交易量达

3000 亿元人民币,外汇交易和期货交易也要有个大的发展. 7. 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港口吞吐量

2000 年达到

6000 万吨,2010 年达到 1.5 亿吨. 机场旅客吞吐量

2000 年达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