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匕趟臃39 2018-08-26

3 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 年5月-86- 国民党军事当局虽然在抗战爆发前也曾提出: 作战时 间,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游 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 [4] 但这只是从正规 战与游击战不能截然分开的角度提出了以游击战牵制敌 人,并没有认识到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特殊地位.国民 党的军事理论来自西方正规战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国民党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于主力部队与日军的正规 战,寄托于国际干预.因此,国民党在抗战初期主要依靠 主力部队在正面与日军拼消耗,淞沪会战、忻口会战都是 这样的战例.但这恰恰让敌人的优势得以发挥,结果是防 御失败,丧师失地,主力损失惨重.长此下去,对中国军 队无疑是很不利的.随着正面战场的不断失利,国民党才 认识到中日双方的差距, 以劣势的装备, 光是同敌人在一 点一线上争胜负,一定得不到很好的结果 [5] .1937 年11 月,蒋介石认识到: 保持战斗力,持久抗战;

与消耗战斗 力,维持一时体面,两相比较,当以前者为重也.此时, 各战区应发动游击战,使敌于占领各地疲于奔命也. [6] 这说明淞沪会战和忻口会战的教训促使国民党重视游击 战.12 月13 日,军委会在武汉拟定新的作战计划: 国军 以确保武汉核心、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为目的,应以 各战区为外廓,发动广大游击战. [7] 在汉口军事会议上, 白崇禧提议:在战术上, 应采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 敌后游击,扩大面的占领,争取沦陷区民众,扰袭敌人, 使敌局促于点线之占领.同时,打击伪组织,由军事战发 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再逐渐变为全面战、总体战,以收 '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

之效 [8,p352] .会议 第一次决定把敌后游击战作为一种抗战策略.从徐州会战 开始, 国民党已经注意发挥游击战的作用.

1938 年4月15 日,蒋介石致电李宗仁、白崇禧: 指示速派正式军队到大 岘山附近与新泰、莱芜建立根据地并实施游击. [9] 在徐州 会战期间,第五战区在山东和江苏都部署了游击战以配合 正规战.第一次南岳会议决定在沦陷区开展大规模的游击 战,设立敌后游击战区,把全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一部署在 沦陷区.蒋介石在会上 提出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 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之训 示 [10] .会议对大规模的敌后游击战作出相应的部署. 由此可见,共产党比国民党更早认识到游击战的重要 地位.共产党在抗战开始前就认识到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 的 战略作用 . 洛川会议从战略高度作出开展敌后游击战 的决策.国民党在

1937 年11 月以后认识到游击战的重要 性,在汉口会议上作出开展敌后游击战的决策.由于国民 党对游击战的理论认识落后于共产党,国民党开展游击战 的时间也晚于共产党.共产党军队开赴前线后就开始实行 游击战,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而国民党军队在徐州会战 中才开始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在武汉会战中继续实施游 击战,均取得积极效果.第一次南岳会议后,国民党从全 局上部署大规模的敌后游击战. 在敌后游击战与正面战场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主张 敌后游击战与正面战场在战略上是统一的相互配合的关 系,但在战役和战术上是相对独立的.毛泽东强调敌后 游击战在战役和战术上独立自主,灵活自如,不受正面 战场的约束.1937 年8月1日,毛泽东、洛甫《关于红 军作战原则的指示》明确要求红军 在整个战略方针下 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 , 不能在战役战术 上受束缚 [2,p297] . 而国民党强调敌后游击战对正面战场的配合作用.在 抗战初期的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和相持阶段的多次战役中, 国民党军事当局都强调敌后游击战与正面战场配合作战. 虽然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强调敌后游击战与正面战场的统 一,不无道理,但这样也会导致敌后游击战处于正面战场 的从属地位. 从全国战略布局来看, 在第一次南岳会议后, 国民党把敌后游击战放在了全国战略总体布局中.山西、 河北、山东、江苏、鄂豫皖、湘鄂赣、浙西的敌后根据地 在全国的战略部署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战略角度讲, 敌后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组成全国一盘棋,应该说是正 确的,但国民党要求敌后游击战与正面战场不仅在战略上 配合,而且在战役和战术上配合.白崇禧在汉口会议也是 于战术上 提出 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 [8,p352] .因此, 国民党敌后军队不能独立开展灵活的游击战.从这个意义 上说,国民党仍然没有把敌后游击战放到共产党那样的战 略高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