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 2018-09-22 |
杏花, 春雨, 酒家……二十四桥, 明月夜, 玉人……不知道自己 能否算个文人, 但时常, 也陶醉在这样的梦里. 无疑, 石台, 天方, 也是一个这样的梦所在. 我们的车过了安庆长江大桥, 进入池州境界, 一个美梦就这样 开始悠悠地做了起来. 节气正是深冬, 虽然杏花还在树枝里沉睡, 春雨还没有从塞北 启程, 但从那些白墙黑瓦、 水光竹影里散发出来的江南味道, 无处不 在, 让我感到有些迷离. 水不一样, 山也不一样. 江南的山, 女孩子般清秀、 柔美, 即使是 深入到石台县腹地的仙寓山, 那山虽然看上去高大、 险峻, 但也是修 硕、 俊俏的帅哥样, 不似我们家乡的山, 莽汉般魁梧雄伟, 连绵起伏. 天方, 可谓久闻大名. 是的, 百闻还是不如一见. 坐在天方茶业的接待室, 桌上的一杯雾里青, 恰如它的芳名. 杯 子中, 淡淡袅袅的雾气, 烘托着其中一片极其养眼的青色. 未饮先 看, 便是一种享受了. 幸福, 就从这杯茶开始…… 公路三弯九拐, 进入天方茶业的生产基地――大山村. 人家、 良田、 美池、 桑竹……宛若置身桃花园里. 最多还是茶园, 一大块一大 块的. 停车步行, 一条羊肠小道, 在陡山坡上的茶园里蜿蜒. 坡上多 烂石, 乌黑色, 大小不一. 茶树就生在石头缝、 石头与石头之隙. 想起 《茶经》 中有论茶树品质之言: 上者生烂石. 至半山腰, 忽见残雪, 一块一块的, 坚硬晶莹, 这是我今冬初见雪. 再往上走, 阴处有着大 片的积雪. 茶树戴雪、 衣雪、 履雪, 别有姿态. 路上的冻土开始融化, 松软如膏, 据云, 土中多硒, 故此地所产茶、 米、 菜者, 富含硒, 饮食可 以健体长寿. 硒不可见, 但眼中的茶树历历, 长此高山, 无尘少杂, 雪 滋露润, 云遮雾绕, 可想就不同于一般的茶了. 接近山顶, 有木屋一座, 尚在建筑中. 主人殷勤待客, 颇费了心 思. 屋前老妪架锅烧饭, 小妹煮雪烹茗, 蓝烟弥漫, 香气四溢. 前有峻 山, 后有峭岭, 周围茶树、 白雪围绕, 颇有唐诗宋词明清小品里的境 地, 也有那种如梦中的感觉. 大家或站或坐, 或饮或聊. 用雪水煮过 的茶, 呈琥珀色, 茶味十足. 很快, 午饭已熟. 几只红泥火炉, 煮着萝 卜、 白菜、 豆腐, 几碗腌菜也是色香俱全. 各人取碗盛饭挑菜, 皆呼美 味. 放下碗筷, 日已偏西, 该下山去了. 多想, 也能得一块这样的茶山――可以去承包一块, 或者干脆 去买上一块, 种一山这样的好茶. 这也未必是不现实的事情, 可以请 人代种, 或自己偶尔来挑挑肥, 锄锄草, 问肥询瘦, 量雨较晴. 周末时 间, 晴好天气, 邀意气相投者三五七人, 来此山上, 采茶, 做茶, 煮茶, 饮茶, 得浮生半日、 一日之闲. 像这样的寒天, 并不着急下山去, 饭易 足, 茶却不会饱, 且细吞慢咽. 午后的太阳最是暖和, 脱下鞋子晒晒 脚, 解开衣服曝曝背……应是人生多么难得的风雅乐事! ――我知道, 这些, 对我们这些人来说, 也许永远只能是个梦. 特别敬佩和羡慕郑孝和董事长这样的人, 有策略, 敢做为, 把许 多美好的梦境变成真切的现实. 关于慢庄, 最早肯定也是某个人心中的梦. 打造中国第一慢庄, 回到农耕生活, 把生活节奏放得慢一点, 再慢一点. 郑董依照这个 梦, 就打造了这样一个慢庄. 慢庄在一个山冲里, 清澈的流水, 古朴的屋舍, 婀娜的竹林, 一 个典型的江南小村. 河上砌一石坝, 积一库水, 水在山里, 山映水中. 将来有客人来, 可以在这里住上几日, 过几日特别慢的生活, 慢慢做 点事, 慢慢读点书, 慢慢地吃饭, 慢慢地入睡. 不必匆匆赶去开会、 上班、 聚餐…… 在这群匆匆来去文人眼中, 慢庄仍然不过一个梦. 在他们的心 里, 这个梦还在继续. 某才子说, 他要做个渔夫, 到水库中去打鱼, 然后拿回去, 让在家的女人煮一锅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