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 2018-09-28 |
3 将军的情诗李殿仁李殿仁吴纪学吴纪学周克玉将军喜欢诗, 从年轻起, 就抓紧余暇时间写诗, 离开领导岗 位后写得更多, 出版过 《京淮梦痕》 《足茧千山》 《心羽飞虹》 《沧桑云影》 等诗集.
他的诗, 内容丰富, 形式多 样, 思想深厚, 艺术娴熟, 颇为人喜 爱. 我们在他的诗中读到一些写爱 情、 婚姻的诗, 特别是写他和夫人王 昭大姐的, 可以说是情诗, 感到很有 意思. 这些诗, 最早的写于战争年代 的恋爱时期, 最晚的是在近年, 时间 跨度半个多世纪, 连缀起来, 是一曲 悠长的情歌;
铺展开去, 是他们丰富 经历中亮丽的画幅;
细细品味, 又有 着美好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诗是抒情的, 尤其恋爱中的人, 往往用诗这种形式表达满腔炽热起 伏的爱潮, 倾诉语言难以叙说的心 曲. 青年时的周克玉也是这样, 《明 月还会亮》 就是一首恋歌. 诗曰: 狂 风掀恶浪/乌云黑茫茫/人民眼睛 亮/跟定共产党/花儿依然香/明月 还会亮/消灭反动派/遍地映红光/ 那时你和我/相逢诉衷肠/王贵李香 香/我俩的榜样 . 没有缠绵悱恻的 情话, 没有爱呀想呀的蜜语, 和那个 时代一样朴实无华, 回响着坚定的 政治信仰和不移的胜利信心, 一句 王贵李香香, 我俩 的榜样 ,借用长诗 《王贵和李香香》 里主人公的名字, 包容了所有的志向和深情. 周克玉出生于江苏盐城阜宁县偏僻乡村一个贫苦 的农民家庭, 父辈倾其全力, 送他进了收费低的学堂, 断断续续读到小学毕业, 终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不久, 新四军到盐城, 为他提供了读中学的机会, 他在中 学里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即在区里做青年工作. 这 个时期, 他认识了也在同一个区里做妇女工作的王昭. 这位少女也出生于穷苦人家, 几个月大就被送给人家 做养女, 后来这家生了男孩, 她更不被喜爱. 这样的生 活养成了她坚强和叛逆的性格, 促使她早早地投身于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 一个青联主任, 一个妇联主 任, 经常在一起开会、 交谈.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追求, 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时间长了, 便产生一种超越一 般同志关系的感情. 这种情感的出现, 使一向处事认真诚实的周克玉 高兴, 也使他感到苦恼. 因为很小的时候, 父母已经给 他订了娃娃亲. 他一方面向家里提出退婚, 一方面如实 地把一切告诉王昭, 并表明自己的态度. 没想到, 此事 一挑开, 却使他们原本朦胧的爱情明朗了起来. 王昭还 利用下乡的机会, 编个假名字登门探望周妈妈, 劝其同 意儿子解除婚约. 就这样, 他们公开相爱了. 后来, 周克 玉调到县里工作, 王昭仍在区里, 虽然相隔并不遥远, 但连绵烽火使他们难得经常见面, 于是书信往来就多 了. 周克玉用粗糙的牛皮纸订了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 将心中的思念以诗的形式写在上面, 《明月还会亮》 就 是其中的一首. 这个小本子, 王昭大姐一直像定情信物 一样保存至今, 我们读着上面的诗, 仿佛听到了周克玉 那时的心声. 一次, 王昭几经周折找到了分别一年多的 周克玉, 见面刚对坐不一会儿, 就传来枪声, 敌人打了 过来. 身为指导员的周克玉, 立即带领全连战士向外 冲, 到村外才想起王昭没出来, 就想带一个班打回去营 救未婚妻. 区队长虽然理解他的心情, 但还是劝止住 了. 周克玉以为王昭牺牲或被俘了, 便带着痛心和仇恨 投入新的战斗. 王昭和她的一位女友, 在房东大嫂的掩 护下脱离险境, 后来在苏北军区文工团当分队长. 一年 后的南下途中, 他们才偶然见了一面, 也只是站在田埂 上说了几句话, 便又投入各自的工作. 那情景, 那心情, 大概是今天的年轻人难以体会到的. 有记者曾开玩笑 地问王昭大姐: 他把你丢了, 你不生气吗? 王昭大姐 说: 那时候的女孩子与现在不同, 我根本一点儿都没 想到埋怨他, 反而觉得他很英勇, 更喜欢他. 经过战火考验的爱情更加坚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