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 2018-11-20 |
32 户旃姓农民为蒙古族.1986 年―1990 年的
4 年时间里,散居于小街、双江等 地的旃姓也由个人提出申请,经县民委审核批准,逐一恢复了蒙古族成分.同期,还恢复了小街 兴旺、甸末村、科白甸三村
262 户1169 人彝族成分.到1990 年初,恢复更改民族成分的共计
3217 人,其中彝族
2904 人,蒙古族
124 人,哈民族
172 人,傣族
6 人,壮族
4 人,土家族
3 人, 白族
2 人,苗族和回族各
1 人.[10]
1992 年11 月7日,云南省昭通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复,从1993 年1月1日起,巧家 仲 家人
816 户4157 人统一归为布依族.[11]1993 年,根据布依族人民的意愿,把1957 年认定为 白族的 都匀 恢复为布依族.[12]在贵州,也把恢复或改正民族成分当作民族识别工作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如1981 年以后,经考察识别,由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了满族民族成分.对3于地方志记载为 六额子 被辱称为 马镫人 、 马镫镫 、 垫脚蛮 、 洗骨苗 ,自称为阿大、 元族、 原族或禄族、 禄人、 卢人的人们共同体, 根据其意愿, 也在这一时期被认定为满族. [13]1985 年7月以后, 贵州大方县依照族谱认定自己为蒙古族的余姓群众, 统统返本归源为蒙古族. 据此, 石阡县、思南县、黔西县等余姓群众,根据他们所拥有的《余氏家谱》 ,统统改族籍为蒙古族. [14]1986 年6月和
7 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江口、石阡两县的部分人返本归源,恢复了自 己的羌族民族成分.[15]在四川,也有一部分民族恢复或改正民族成分,如北川县从
1982 年第三 次人口普查后到
1989 年1月,为42878 人恢复了羌族成分. 以上所列举的恢复或改正民族成分的情况,并不是西南地区的全部,只是其中之一.从其中 可以看出,恢复或改正民族成分,有群体性的行为,也有个人行为.这些民族成分的变更,都是 有比较明显而有力的证据.这样的民族成分更改,促进了民族平等和团结.
三、恢复或改正民族成分的依据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识别,首先依据斯大林所说的现代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共同 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但在民族识别的实践中,无论在一向公认的民 族或是待识别的族体,几乎没有哪个民族和族体完整地具备着民族四个特征.所以,在中国的民 族识别工作中, 从理论到实践都不能机械地套用现代民族的四个特征为依据的标准来衡量处在前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待识别的族体.[16]因此,必须对民族四个特征灵活运用.除此之外,还要 十分重视民族名称调查研究及其历史渊源的追溯[17].当然,民族识别的最后决定,还必须尊重 本民族人民的意愿,这也是民族识别的一个重要依据和原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