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鸟 | 2019-02-09 |
(19)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20)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 (21)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I 25.2-2014) (2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 (GB 5085.1-2007) (2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5.3-2007) (24)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9 年) ;
(25) 《贵州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黔府发z2010{
11 号) (26) 《贵州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16 年) ;
(27) 《贵州省各级党委、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 责任划分规定(试行) 》 (黔委厅字?2016?55 号) ;
―6― (28) 《遵义市农业委员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17 年) (29) 《遵义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14 年) (30) 《桐梓县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7 年) (31) 《桐梓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16 年) (32) 《桐梓县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16 年)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桐梓县境内突发土壤环境污染事件的防范和应 急处Z工作. 由于突发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次生水环境污染事件按照 《桐梓县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执行. 由于突发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次生大气环境污染事件按 照《桐梓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规定执行. 1.4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优先.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 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突发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应对过程中 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 强化环境风险防控, 提升预警能力,化被动处Z为主动防范. 统一领导, 属地管理. 加强对土壤污染应对的区域统筹领导, 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 部门配合的土壤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机制, 各部门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加强预警,及时响应.积极做好土壤环境质量的日常监测, 及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加强土壤环境污染事件预警、 ―7― 预报工作,做到及时、快速和有效应对. 部门联动,协同应对.建立完善突发土壤环境污染事件相关 单位应急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各有关单位专业优势和人才、 技术、 设备资源,充实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演练,积极培养环境应 急社会化救援力量,增强企业大局意识,有效利用企业应急资源 弥补县级应急物资的不足,形成政企一体的应急体系,协同应对 突发土壤环境污染事件. 依靠科技,规范管理.积极鼓励开展环境应急相关风险管控 技术、预警体系及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建立完善桐梓县突发土壤 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专家队伍,提升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化、规 范化水平. 社会参与,完善体系.充分发挥公众在突发土壤环境污染事 件应对工作的参与、监督作用.本预案是《桐梓县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
2 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状况 2.1.1 气候条件 桐梓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具有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水热同季、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其主要气象要素如 下:年平均气温 14.7℃,年平均最高气温 24.7℃,年平均最低气 温3.9℃,极端最高气温 37.5℃,极端最低气温-6.9℃,历年平 均降雨量 1057.1mm, 一日最大降雨量 173.3mm, 全年主导风向 SSE, ―8― 年静风频率 33%,最大风速 27.7m/s,平均风速 1.8m/s,年相对 湿度 79%,年平均大气压 98.7kPa,冬季平均大气压 100.924kPa, 夏季平均大气压 98.792kPa,最大积雪深度 8mm,年雷暴日数 50.7d. 2.1.2 地形及土壤条件 桐梓县位于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衔接地带,由于构造体系 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冰川作用显著,溶蚀、侵蚀并存,形成了 独特的地貌景观,属黔北中山峡谷区.全县地势呈东北高、西南 低形状,羊磴河、松坎河、桐梓河将全县切割为三个各具特征的 地貌单元.县境内兼有山原、中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 等多种地貌形态,且岩溶广布,石峰林立,暗河、溶洞比较发育. 全县平均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