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 2019-02-25 |
这次 我们请到享誉香江的报人林行止先生谈童年经历,论文章之道,读者想 必也会获益良多. 林先生於1973 年创办 《信报》 ,自此直至1996年梢,每天耕耘社论 「政经短评」 ,二十多年来议人论事,剀切事理,不少港人奉为洞识政情 局势,掌握经济脉搏的圭臬.林先生柔翰至今依旧矫健,在 《信报》 撰写 「林行止专栏」 ,笔墨结集已有一百二十多本,获誉为 「香江第一健笔」 . 他倒轻描谈写说所谓 「香江第一健笔」 不过是 「没有科学根囊缑 之词」 ,备受推崇、称健之故,不是写得出色,无非长写长有,一写四 十年! 林行止专访 文:钱景亮 思源.2012.第一期20 「当年日子虽然彷徨,其实也有所得,就是领 略过苦中作乐的滋味:拾荒时我和弟弟住寮屋, 木板墙壁,竹叶屋顶,真正是雨打日晒.尚记得 当年在垃圾收集区讨生活的小孩自编的 『童谣』 有 这二句歌词: 『日出鸡卵影,落雨摆j仔』 ,形容 晴天时阳光透过竹叶编织的玻漏屋顶,投於泥地 的影子如鸡蛋大小,而在下雨天,雨水入屋,人 们必须以小器皿盛载雨水的景况. 「这一年多流离失所的生活令我明白到正如钟 摆回荡有两头,乐极亦可生悲,於是不去追求大 起大落的刺激;
这种寻常是福的取态,间接影响 到我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因为寻常,所以不嫌刻 板、不避重复、不怕沉闷,做起事来便较为坚毅 和专注.」 林先生和幼弟后为一位屠狗宰猫沿街叫卖的 小贩 「善叔」 收留,其大恩大德,林先生没身不 忘;
善叔当年无惧牵连,收容兄弟二人,林先生 认为这个决定甚至世间大多数决定的由来,都离 不开机会成本. 「仗义每多屠狗辈,当年的恩人刚巧是宰狗屠 猫的.其后涉猎经济学,认识机会成本这回事, 明白凡事都得考虑机会成本的高低.当年母亲涉 嫌当特务而身陷囹圄,亲友怕遭连累,避之惟恐 不及,此非不安好心,而是为势所逼;
屠狗辈没 有家小财产,机会成本较低,伸出援手,所冒风 险不高.而这正好反证拥有愈多的人,愈要有推 己及人的素养,才不致为富不仁.简言之,本性 善恶与机会成本高低要一并考虑,如此才较易於 察人观事.」 尊重知识 格物致知 林行止先生多年来在 《信报》 撰写社论和专 栏,立场鲜明,刘绍铭教授说林先生这些 「议论 流落街头 饱尝世情 林行止先生四十年来纵横笔海,月旦中外 政事,批点环球经济,六十年代曾负笈英国剑桥 工业学院攻读经济学,经济学的种种学说和理论 自然了然在胸.经济学有一重要概念名 「机会成 本」 ,大概意思就是说但凡取舍必有得亦有失,抉 择时考虑机会成本有助衡量得失轻重,从而选失 之最少者.林先生对此概念体会至深,缘於童年 时在大陆的经历. 林先生 1940年生於潮州澄海,在当地读小 学和初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父亲赴 港工作,母亲则与林先生及其三名弟妹居於澄海 郊区.几年后,母亲遭当局以涉嫌当间谍的罪名 逮捕,却从无正式起诉和审判,一年半后获 「无 罪释放」 .母亲遽然无辜陷狱,遗下幼孩四人,么 儿不过三四岁;
林先生身为长子,一力肩负照顾 弟妹的重责.当年的政治环境风声鹤唳,为免人 口实,亲戚全都避而远之,兄妹四人上门求援不 单遭受白眼,更常吃闭门羹.四人苦无生计,最 后流落街道,拾荒维生.那时汕头外马路新华戏 院刚落成,大门前的石阶宽敞无比,便成了兄妹 四人的栖身之所.后来两个妹妹寄居父母一老同 学家中当女婢,林先生和弟弟二人则住进拾荒街 童自搭的竹棚,靠卖破烂来换些残羹冷饭,偶尔 从垃圾堆中检获一枝废弃的塑胶牙刷,便如拾至 宝,足够兄弟二人乐上半天! 「一年多的流离失所,是一生挥之不去的阴 影,至今偶然途经垃圾站闻到那股气味,还有说 不出的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