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2019-05-26

第六部分说明什么样的对策能够帮助中国经济顺利渡过经济结构转型期;

第五部 分是结论.对于第一个问题,国际学术界已经有了成熟的研究,这里主要介绍他人的研究成 果.后面几个部分主要是结合中国,国内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本文也只是 非常初步的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吸引更多学者关注和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结构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其解释 度量经济结构转型主要有两个角度,三类指标.两个角度分别是生产角度和消费角度, 其中生产角度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增加值份额、就业份额两类指标,消费 角度主要是不同产业产品的最终消费支出份额.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区分的必要性. 消费者购买一件纯棉衬衫, 如果是基于生产角度则三个产业都有增加值和就业, 如果是消费 角度则统计为制造业, 因此基于不同角度的度量可能会存在差异. 由于不同角度下度量的差 异, 判断存在经济结构转型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多个角度的指标有一个共同的结构转型指向. 本文主要关注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结构转型.Herrendorf etl.(2014)关于经济 结构转型的综述性文章多角度细致地描述了结构转型的国际经济事实. 他们的观察样本涵盖 了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发达国家2 ,从中得出了制造业份额随着收入增长而变化的驼峰型轨 迹.从生产角度看,当一个经济体人均收入达到

8000 国际美元(按购买力平价算法计算,

2 欧盟

15 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研究结构转型问题需要用到较长的历史数据,目前 研究中主要使用的数据来源如下:Maddison(2010) ,EU KLEMS, Word Bank Indicator,National Account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Penn World Tables,OEC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Data.收入水平、产 业增加值和就业数据相对容易获得,消费支出的分解在很多国家没有历史数据.

1990 年不变价格)3 时,该经济体的制造业名义增加值份额、实际增加值份额(剔除价格影 响) 、就业人数份额、工作时间份额等多种口径的份额达到顶峰并开始下降,而与此同时服 务业上述相应份额开始上升.服务业份额的增加,不仅来自服务业相对价格的上升,也来自 服务业相对真实供给数量的上升.从消费角度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轨迹类似,转型 的收入水平门槛值也是

8000 国际元,区别之处在于制造业产品消费份额要高于制造业增加 值份额几个百分点. 图1制造业增加值份额与人均收入 数据来源:Herrendorf et al. (2013) 图2服务业增加值份额与人均收入 数据来源:Herrendorf et al. (2013) Buera and Kaboski(2012a)基于包括所有发达国家的

31 个国家样本4 ,得到了类似的发 现,即制造业名义增加值占比份额的驼峰型变化轨迹.他们以

7200 国际美元(按购买力平

3 即1990 年1单位美元的购买力.

4 样本国家在

2000 年占全球人口的 68%,全球增加值的 80% 人均 GDP 对数 份额 份额 人均 GDP 对数 价算法计算,1990 年不变价格)作为门槛值,以此为界限分别作了两组回归.他们发现当 人均收入低于门槛值时,收入增加 1%使制造业增加值份额上升 0.11%,服务业增加值份额 提高 0.07%;

人均收入高于门槛值时,收入增加 1%使制造业增加值份额下降 0.13%,服务业 增加值份额提高 0.20%. 从时间上看, 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入结构转型期的次序如下: 美国 (1950) 、 加拿大 (1957) 、 英国 (1960) 、 法国 (1965) 、 德国 (1969) 、 日本 (1970) 、 澳大利亚 (1970) 、 西班牙 (1972) 、 意大利(1976) 、台湾(1986) 、韩国(1........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