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2019-06-11

1 许雅惠, 〈南宋金石收藏与中兴情结〉 , 《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31(2011.9): 3-8.方爱龙, 《南宋书法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页279-283.

2 参见方爱龙, 《南宋书法史》 ,页8-

30、

282、300-322. 黄宽重M以艺会友―南宋中期士人以〈兰亭序〉为中心的品题与人际关系

175 与风格的表现.然而,任何一件像〈兰亭序〉这样经历曲折、评论众多的经 典艺术,对传统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绝对超过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内涵和 风格.因此,对〈兰亭序〉的讨论更值得从人的角度与人的关系等广泛的社 会文化现象去探讨. 〈兰亭序〉 在南宋的影响与士人关系密切. 〈兰亭序〉 在南宋受到的关注, 除皇室倡导,尤与官僚名儒参与鉴赏品题讨论所带动之风潮有关.参与科举 考试的士人,书写是学习举业过程必经的训练,及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书法 风格被视为个人学养、才能的一部分,因此,与诗词一样,书法也被视为士 人才学的一环.收藏世所稀有〈兰亭序〉书帖的士人,若具备书写与鉴识能 力,并将拥有的珍稀书帖於聚会时供友人、同僚共赏,以题跋或诗词的唱和 抒发己见,不仅有助於众人休闲怡情,且能扩展人脉.因此, 〈兰亭序〉除了 是书法史或是美术史专业学者所关注的议题外,也应该是历史学界从社会文 化角度切入,观察士人活动的议题之一. 本文拟以南宋士人对〈兰亭序〉的讨论为中心议题.本文透过南宋中晚 期辑〈兰亭序〉题跋的二本著作,及桑世昌的《兰亭考》

3 、俞松的《兰 亭续考》

4 及当代大儒名宦为〈兰亭序〉收藏与研究名家所撰写的题跋,观 察他们藉著观赏、品题、评鉴,呈现士人之间的互动及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等 社会文化属性较强的历史问题.由於专业之限,本文虽多参考艺术史与书法 史的研究成果,但不涉及〈兰亭序〉版本真伪、价值优劣及笔法理论等书法、 艺术的内涵及其争议. 本文选择尤袤、沈揆、王厚之、汪逵四人为研究对象.尤、汪、沈、王 四人,是南宋中期L藏、鉴识、品评〈兰亭序〉的名家,袁说友(起岩,

3 《兰亭考》的作者桑世昌,字泽卿,天台人,是陆游的外甥,博雅工诗,喜集古今名 人书籍及遗文轶事,与当代名士李庚、尤袤、杨万里、楼钥、叶适均有交往,有文集 三十卷. 《兰亭考》十五卷於宋人题识援跸,高似孙删存二卷,今存十二卷,见 喻长霖修,柯华威纂, 《台州府志》 ( 《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浙江省》第74 号, 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卷99〈桑世昌〉 ,页14a;

清.纪昀总纂, 《四库全书总 目提要》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卷86,页2235-2237.

4 《兰亭续考》的作者俞松,字寿翁,钱塘人,仕履无考,是书为续桑世昌之作,凡二 卷,上卷载松所自藏与他家藏本;

下卷皆松所自藏;

后刊於淳v四年.有李心传作序, 见纪昀总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86,页2237.

176 汉学研究第

35 卷第

3 期1140-1204)在〈跋汪季路(逵)太博定武本兰亭修禊序〉中说: 「余留都下 九年,士夫家所有,幸数见之,……余虽随t嗜此,而所储殊未确,仅有一 二可以备遗,然必求有以颉颃於尤、沈、王、汪之门可也.」

5 周必大也说: 「朝士喜藏金石刻且殚见洽闻者,莫如沈愚卿、尤延之、王顺伯,予每咨问 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