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2019-06-30

5 战,指出国家战略需要通过重视教育投 资、 提升人力资本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并进一步提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四个 战略方向:加大教育投入,提高高等教 育质量;

重视高等教育系统分层分类, 明确不同高校的合理定位;

加强运用信 息技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全 面深化教育改革,完善课程、教学、招生、管理体制等制度安排. 袁本涛以 研究生教育质量:基于 学术发表的视角 为题,通过在校研究 生的参与率、第一作者率和贡献率三个 指标,分别从国际和国内高水平论文的 维度来衡量我国在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他指出,从学术贡献的角度看,我国学 科分布、机构分布呈现了 集聚效应 , 特别是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已达到较高 水平,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但是, 不同培养机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差异较 大,高水平研究生主要集中于少数高水 平培养单位. 秦惠民发表题为 中国公立大学章 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的演讲,提出要 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章程.他指出,制 定章程是一个在大学践行民主与法治的 过程,大学章程应当程符合法治思维和 法治方式,不可突破我国现行的行政管 理体制和法律规定,不能与法律法规相 冲突.大学章程可视为一种教育软法, 是一种 软约束 机制. 石中英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探讨了教 育政策与教育研究中的 质量 概念, 并以教师质量评价为例阐释了教育质量 不可尽数、教师素养难区分高低、部分 教师素养难以与公民素养和人文素养区 分、教师质量的结构性与整体性关系不 清晰、绩效主义倾向等五个问题.他认 为,教育质量的提出更多的是提供了一 种评价工具,是标准化运动的标签.教 育活动中的质量观有利有弊,它向教育 领域引入了竞争机制,培养了教育领域 的竞争文化,同时也削弱了合作意识. 教育质量对教育改革方向具有深刻的影 响,在理解和使用教育质量时应当对其 价值假设进行批判性分析. 在之后的分组讨论环节,各分论坛 围绕六个主题进行,与会代表分别就人 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国际化与 高校教师发展、职业教育、院校转型与 发展、道德教育、民族教育和博士教育、 互联网教育等主题展开讨论.与会代表 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会场内思想火 花激烈碰撞,交流气氛热烈温暖. 随后,论坛进入总结发言环节.国 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研究员向 与会代表介绍了 十三五 时期我国教

6 育的形式和政策要点,指出这一时期教 育系统的重要使命是提高教育质量(促 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办学、治校)、促 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曼丽基于对 日本七所综合性大学改革与实践的回顾 与反思探讨了日本大学通识教育的变革 问题.她通过对

1990 年至

2015 年日本 通识教育改革的分析,得出四点结论: 第一,变革使得理念和制度形神兼备的 通识教育在日本大学已然成型;

第二, 关注通识教育课程质量, 关注教育过程, 以提升教育质量;

第三,通识教育需要 明确、强有力的实施主体;

第四,通识 教育师资与教师意识是不可忽略的重要 因素. 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作了题为 自由的限度再认识教育的正当性 的 发言.她提出了 精约教育 与 博放 教育 两种 理念型 教育模式:精约 教育如同一部发动机一样安置在学生的 心中,强调习惯、苦学和努力;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