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2019-07-01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责编 魏振强 E―mail:oldbrook@163.

com 月光城 ・ 民间 14版前不久,中国现代著名画家萧谦中(1883――1944) 的后裔千里迢迢相约来到萧 谦中故里寻根问祖,其中有萧谦中的侄辈、孙 辈和曾孙辈.他们久久伫立在萧谦中故居仅存 的两厢房前,面对有着瘢迹重重、倔强峥嵘的 罗汉松,长久无语.一位老人不停地重复着小 时候她外婆常对她说的一句话: "别忘了大龙 湾,你的根在那儿! "老人的外婆就出生在大 龙湾,名叫萧定坤,是萧逊 (萧谦中) 的长 女.其时萧氏是个有着几代人的大家庭.据族 人萧国药回忆,至1948年时, "萧家大屋"仍 住有

40 余人.萧谦中祖辈为明末清初道台萧 应植,家族巨荫,显赫一时.至谦中时,家道 中落,渐显颓势.兄弟六人,萧谦中排行老 二.为生计,弱冠之年,萧谦中便常年在京靠 作画卖钱养家糊口. 萧谦中故居坐落在大龙山麓的石塘湖畔, 原是"白瑜故居" ,建于明末,至清代由白瑜 后人出卖给当地人萧应植,后拆去故居,建 砖瓦楼房数十间,称"萧家大屋"(当地人称 新屋). "萧家大屋"建于

1923 年.据当地老 人回忆, "萧家大屋"原为三进式明清建筑, 砖木穿枋结构,雕梁画栋,院内有石板石 梯,墙头造型和门饰大门都很有讲究.尤其 是门楣上镶有雕刻"龙樵书舍"四字的大理 石匾额,弥漫着书香门第的气息,可惜于文 革时期被毁.今天的"萧家大屋"基本找不 到当年之遗迹. 听乡邻们介绍, "新屋"是萧谦中出资修 建,而萧谦中本人却未曾在这里住过.口述者 大霍说: "外婆同父异母的弟弟曾住此屋.唯一'定'字辈的老人萧定洲,曾见过这二位兄 弟……那时'新屋'里只住着四婆婆和三爹 爹.国药曾和四婆婆交谈过,四婆婆一口纯正 的京腔. " 萧谦中

62 岁(1944 年) 在京逝世后,其 两位弟弟曾在"新屋"的外婆家生活过一段时 间.1961年前后, "新屋"以每间80元人民币 分别卖给了当地的赵家、崔家 (均为后进) 和 张家 (中进) 作为私宅.之后崔家又将其转卖 给了汪家.再往后,赵家和汪家都分别拆除用 房迁移他处重建. "新屋"前进一直没卖出 去, "四清"时被安排给困难户暂住.后因年 代久远加之修缮不到位而自然坍塌,成为集体 场地. 如今"萧谦中故居"原大门内的二层楼院 落仅剩下中进被改造过的两间厢房.厢房内陈 旧的木窗、楼板、墙板、木柱以及摆在院内一 角的墙头饰依稀让人能寻觅到一点当年"萧家 大屋"的影子. 故居前有株数百 年的罗汉松,刚劲挺拔,枝繁叶茂,形态优雅.据传这棵罗汉松为萧谦中祖上萧应植当年在琼崖(现海南省) 做道台告老还乡时带回植于 故居天井之中的.其时,在天井他侧还植有桂花和石楠树.除此之外,廊道和照壁旁也均种有奇花异草,尽显"大夫第"之风流. 安庆地理 萧家大屋 曹金如

1984 年8月, 我从南大毕业后分配在马鞍山市 文化部门工作, 因市里要创办一家工艺厂, 领导考虑 我在南京有人脉关系, 即派我到南京拟请当代书法 大师林散之题写厂名, 我接此重任后, 怀着惴惴不安 的心情, 去拜访了散之老人. 林散之先生住在南京中央路117号.推开黑漆大 门, 迎面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 古朴而宁静.让 我大吃一惊的是, 客厅内早已高朋满座, 他们静静地坐 在那里等候主人.林家人告诉我, 林老正在睡觉, 我看 看手表, 已经十点多钟了.林老的同乡、 和县乌江人士 张云先生此前曾对我说过: 林先生有个多年的习惯, 黎 名人轶事 请林散之题写厂名 李声波 腌菜饭,又叫盐菜饭,是我辈小时候的家 常饭. 腌菜饭有四大特点:一是方便.回到 家,从缸里挖出腌菜,从碗橱里取出剩饭, 把锅灶点燃,在锅里放点菜油,腌菜入锅, 炒热,加辣椒粉末,加剩饭,翻炒至烫,盛 起即可食用.如果量不够,还可以加点水, 做成烫饭.二是有味.一碗腌菜饭,菜香、 油香、饭香,色香味俱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