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鸟 2019-07-02

同时, 自由基在非编码 DNA 区域所产生的 DNA 损伤, 则会以 染色体外环 形DNA 的形式, 排到细 胞质里,然后被核酸酶降 解. 因此, 在细胞受到辐射 时,编码 DNA 受到了非 编码 DNA 的双重保护: 阻挡和排出. 此外,细胞在抵御外源核酸的入侵如 病毒感染时,病毒核酸在受到上述策略的 抵抗之前,它们可能在细胞质里受到非编 码DNA 所产生的小分子 RNA 的干扰, 如 被降解和失活等.因此, 在细胞受到病毒感 染时, 编码 DNA 受到非编码 DNA 的三重 保护: 长程的 小分子 RNA 的降解和失活 (在细胞质) , 短程的 保镖阻挡以及排出 (在细胞核) . 人们已经发现, 非编码 DNA 与生物个 体 (包括人类) 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 随着年龄的增长, 非编码 DNA 及其构 成的异染色质会逐渐减少,因此,对病毒 感染和辐射 (如紫外线) 的抵抗力就减弱. 另一方面, 人为地减少非编码 DNA 的生物 个体受到辐射后,其DNA 的损伤加大, 得 癌症的几率增加, 寿命减短;

而具有较多异 染色质的生物个体则能更好地抵御病毒的 感染和辐射的照射, 寿命也更长.邱国华认 为,这些结果就是非编码 DNA 保护作用 的体现. 科技解码 垃圾DNA 或是编码DNA 的卫士姻本报见习记者边慧最近, 关于石墨烯电池的各种消息沸沸扬扬.

2015 年12 月中旬,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的研 究团队在 《科学》 上发文指出, 其研制出一种高性能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烯. 一些媒体盛赞: 该材料具有极佳的电化学储能特 性, 可用作电动车的 '

超强电池'

, 这种电池的最大 亮点就是充电

7 分钟, 行驶

35 公里.

12 月底, 华为终端公司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 竹又在

2015 年移动智能终端峰会上透露,华为可 能在

2016 年下半年商用石墨烯电池技术. 但是, 这些新闻随后又被 打脸 .有人认为, 所 谓石墨烯电池商用不过是炒作.也有人认为, 一些 媒体误读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的成果―― ―它根 本不是电池, 也没有含有石墨烯材料. 真相究竟如何? 他们都没说―― ―这是石墨烯电池 据媒体报道,之前在日本举办的一次研讨会 上, 华为已经演示了 这种使用纳米、 石墨烯的相关 技术,可以让

3000 毫安时电池在

5 分钟之内充满 50%电量.这种技术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商用. 《中国科学报》记者就该消息与华为公司取得 了联系, 对方表示: 内部尚无法提供更多的信息 . 他提供的唯一公开消息是:

2015 年10 月23 日, 华 为宣布与曼彻斯特大学合作研究石墨烯的应用, 共 同开发 ICT 领域的下一代高性能技术. 该项目合作 期初定为两年, 研究如何将石墨烯领域的突破性成 果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和移动通信设备. 记者注意到,

2015 年6月,韩国财经杂志 Business Korea 网络版刊文称, 三星研究团队已经开 发了一项技术, 通过在电池的硅表面覆盖石墨烯制 作一种新的 硅阴极材料 , 把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 到现有电池的

2 倍. 不过, 在上述两则新闻中, 并没有人直接称呼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 石墨烯电池 . 而上海硅酸盐所的官方网站给出的消息是: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黄富强带 领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的科研人员合作, 合成了一种有序介孔少层碳的 新型材料. 上海硅酸盐所称: 他们获得的最新研究结 果表明, 该类材料的能量密度还可以通过拓展电 化学窗口进一步提高, 获得更高能量密度的超级 电容器. 第一电动网有作者撰文认为, 《科学》 杂志上的 这篇论文没有提到石墨烯, 而是碳材料, 且超级电 容器被媒体称为 电池 不妥. 事实上, 超级电容器 (也称电化学电容器) 确实 并非电池, 而是介于二次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 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 在上海硅酸盐所发布的新闻 中, 也从未给出 这是电池 的结论, 更不用提 这种 电池的最佳效果就是充电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