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牛牛小龙人 2019-07-04
3

7 贝加尔湖 一 我最早听说贝加尔湖, 还是 文革 年间, 老 师在课堂上讲 珍宝岛反击战 , 不知怎么扯到了 历史上的西伯利亚, 说那里有个世界上最大的淡 水湖, 很美很美! 其实, 老师也不知美在哪里, 在 那不能言美的年代, 老师所说的贝加尔湖, 给了 我最早的美的想象.

许多年来, 我都想前往, 尤其是那年到了莫 斯科, 而真正成行, 还是2011年, 朋友约我. 去的时节, 拟在深秋, 说的是, 那时霜叶最 红, 天水最蓝, 可西伯利亚的寒潮, 又让我心悸. 于是, 把时间提前, 我们中秋就去了. 随旅游团乘夜航飞机到达伊尔库茨克, 是半 夜凌晨, 转车去下榻的猎人之家――湖滨山庄, 天已大亮. 导游要我们上午休息, 下午观光. 进房间, 睡意全无的我扔下行李, 就出门去. 门外的四周是白桦枫林, 比沿途见过的更茂 密. 一根根挺拔的银白树干, 像玉树蓬满了繁茂 的金花. 嫩黄的娇叶, 在冷风中飘飞、 招摇、 细语, 不像是老绿褪色, 倒像是秋来新发, 充满了向荣 的生机. 沟壑的对面, 远处的群峰在蓝天下一望无 际, 似绿叶凋尽、 硕果累累熟透了的橘林, 是一座 座相聚而来的金山. 如此富贵的秋景, 博大得就像是我一人的世 界. 我顺着一条金黄的林道走去. 柔软的地毯, 金色通幽, 透出蓝天的穹顶, 金碧高远. 人行其 间, 就像走进了大自然的宫殿. 一阵冷风掠过, 飞卷的枫叶随着风的旋律, 上下狂舞, 我就像沐浴在群蝶的追逐中, 接受天 堂的洗礼. 林道的尽头, 豁然开朗的一片远绿, 就是蓝 天下的贝加尔湖. 枫林覆盖的山峦, 沿着湖边蜿蜒远去, 浓缩 到天边, 宛如一绺早现的晨曦. 明亮的净空, 缓来的气流, 那是风的动影. 几只白鹤在湖滨的上空低翔, 贴着水面, 去 了又来, 久久徘徊, 像在探索水面弄影的金山, 又 像在追恋滑去水面的雪影. 轻纱般透明的朝气, 在湖面淡淡扬起, 在晨 风中忽悠, 在光亮中散去. 第一束霞光闪现, 湖心牵起一条迎我而来的 彩带, 光波在水中跳跃, 慢慢向泛蓝的湖面浸染. 当天际下托起日出的山坳, 瞬间变红, 枫林红得透 亮;

当朝阳冉冉升起, 金灿的群山与耀金的水面连 成一片的时候, 大地与天空仿佛一起在燃烧. 这就是贝加尔湖的早晨, 是我见过的最原生 态的早晨. 记得老师那时还说过, 这里有取之不尽的宝 藏. 可老师那时不会想到, 而今这里真正成为人 类宝藏的是水, 是这深似海、 清如潭, 取之不尽, 足够人类存活一个世纪的淡水. 几百年前, 谁要把水看成宝, 那他必定是疯 子, 就连这无边无际的森林, 当年也只配流放者 光顾. 苏武牧羊、 被逐放的俄国十二月党人都曾 来过这里. 这片无人践踏、 无人开垦的黑土地, 自 我封闭, 反倒成了人类的稀缺. 听说这泱泱大湖里的天然纯净水, 而今卖给 西欧的现价, 已经超过了中东地底的石油. 红松 木在世上早已视为珍贵, 而这里像白桦林一样满 目皆是. 大自然对自以为有职责保护它们的人类, 真 是在讽刺! 什么是自然保护? 原生态的自然, 人不 去践踏, 就是最好的保护. 美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自然资源, 封闭起来 不开发? 普京为什么敢与世上任何强国较劲? 那是因 为他们有保护得很完好的自然资源. 哪像我们, 莫说跟别人较劲, 就是自己子孙后代的生存恐怕 都成问题. 归途中, 我在透进霞光的林间, 发现了一块 悬吊的长方形木板――大约是给露宿的游人准 备的秋千. 我好奇地躺上去, 合眼轻荡. 拂面的落 叶, 萧萧而下, 细雨般清凉. 须臾间, 鹿角号声响起, 穿林的呜鸣从住所 的那边传来. 日出狩猎的传统联络信号, 而今变 成了宾馆里叫醒游客的晨钟. 林间有了叽喳的人声, 还有踏响落叶的脚步 声. 当我被身边的笑声惊开双眼, 看见的是两个 俄罗斯姑娘, 头戴白边翻翘的蓝帽, 身着海魂衫, 手扬双管假短枪, 嬉笑中向语言不通的我比画. 装扮 海盗 的她俩也是游客, 但在她们的土地 上, 我也只得起身谦让. 可她俩连起码的回谢都 嫌多余, 就交替匍匐在晃荡的吊板上, 各自展示 出耀武的英姿, 还不时地把枪口朝向我, 相互 射击 . 她们那妩媚中张扬的霸道, 娇羞中流露的野 性, 都再现出她们先辈的铁血. 二 这天下午, 我们来到了安加拉河畔, 贝加尔 湖惟一的出水处. 清蓝的河水, 从我们脚下流过, 不去邻近的 大兴安岭, 像害怕我们折腾似的, 去了无人问津 的北冰洋. 兼职导游基马――一个牙科医生,在堤岸 上用流利的中文给我们讲述贝加尔湖的古老神 话和贝加尔湖的历史.他待我们如此真诚,就 像我们的朋友.我甚至怀疑金发碧眼的他,天 生就有我们的血脉.同伴们有问,他必答.哪 怕是最不好回答的那段混沌历史,早年老师没 给我讲清楚的那段朦胧历史,他也答得很坦 然: 这地方最早是中国的,350 年前,应该 是. 他说得肯定又准确. 一个北京来的老奶奶,站在我旁边,喃喃 低语: 这是我们的,我花钱来看我们的. 她 难过得几乎快要掉眼泪,就像自家的田产归属 了他人, 自己还要去租赁那样心酸: 我要知道这 是我们的, 我根本就不该来. 什么是爱国教育, 站在别国的土地上, 目睹 原本是属于自己国家的领土, 这就是最好的爱国 主义教育. 谁说我们的民众不爱国?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 当年把这片疆土赠送给 友邦 的, 绝 不是 家奴 . 我们的近代史就是这样滑稽: 多次输了外 战, 赔款多, 割地少, 而恰恰在赢得了为数不多的 几次抗战, 在欢庆的喜悦声中, 我们放弃了当年 视之为不毛之地的贝加尔湖, 放弃了外蒙古, 还 有琉球. 《尼布楚条约》 , 大约是我们近代史上签 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中, 最受史家认可的 条约了, 可恰恰正是这个条约, 把这大片人见人 爱的疆土, 界定给了邻国. 先人的短视、 无能, 让我们现在才感觉到了 资源的匮乏;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