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2019-07-04
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凡能在空气中或人体组织内释出氰离子(CN ― )的氰化物均可引 起急性中毒.

急性氰化物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氰化物后引起 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概述 氰化物可分为无机氰化物(统称为氰类)和有机氰化物(统称为 腈类).无机氰化物多为白色、略带苦杏仁味的晶体或粉末,多易溶 于水;

有机氰化物多为无色液体.氰化物多为高毒或中等毒性化合物 (附件 1).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黏膜吸收进入体内.接触氰 化物的常见机会有: 化工生产过程中生产氰化物或用氰化物作为原料 制造药物、染料、合成有机树脂等;

电镀行业如镀铜、镀铬等;

采矿 业(提取金、银、锌等);

塑料、尼龙等高分子聚合物燃烧产物.

2 中毒事件的调查和现场处理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 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 要求必须

2 人以上协同进行. 2.1 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 调查和处理经呼吸道和皮肤途径中毒的事件现场时,如现场 出现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动物,或者现场快速检测空气中氰化 氢浓度高于 50mg/m

3 ,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和A 级防护服,并佩戴氰化氢气体报警器;

进入已经开放通风,现1场快速检测空气中氰化氢浓度低于 50mg/m

3 ,须选用可防含B类气体和至少P2 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 2890-2009),C级以上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 并佩戴氰化氢气体报警器. 调查和处理经口途径中毒事件时,一般不必穿戴个体防护装 备.现场采集可疑中毒食品样品时,须穿戴工作服、防颗粒物 口罩、乳胶或化学防护手套. 现场救援人员给皮肤污染氰化物中毒病人洗消时,应选用可 防含 B 类气体和至少 P2 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C 级 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 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一般不必穿 戴个体防护装备. 2.2 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然 后进行中毒事件相关场所、人员等调查工作,并及时向中毒事 件指挥部提出收集并封存所有可疑中毒食品以及其他可能导致 本次中毒事件物品,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危害源 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方 面的建议. 2.2.1 中毒事件相关场所的调查 经呼吸道和皮肤途径中毒事件的调查内容包括中毒现场环 境状况、气象条件、通风措施、生产工艺流程、防护条件、接2触人员情况等.经口途径中毒事件的调查对象为中毒事件涉及 的食品生产、加工至食用整个过程的各个场所,调查内容包括 食品加工过程(包括使用的原料和配料、调料、食品容器、使 用的工具),食品的分装、储存条件等. 2.2.2 中毒事件相关人员的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中毒病人、目击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调查 内容包括了解中毒事件发生经过,中毒人员的接触时间、地点、 途径以及物质种类,中毒人数、姓名、性别、工种,中毒的主 要症状,中毒事件的进展情况、已经采取的紧急措施等.同时, 还应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 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取 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2.3 中毒样品的快速检测 现场空气中氰化氢的测定,推荐使用便携式氰化氢检测仪 的方法(附件 2).当疑似氰化物中毒时,可使用对-邻试纸法 现场快速定性检测食物、 呕吐物、 胃内容物中的氰化物 (附件 3) . 有条件可使用茚三酮比色法现场定量测定白酒、粮食和水中的 氰化物(附件 4). 2.4 中毒事件的确认和鉴别 2.4.1 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 同时具有以下三点,可确认为急性氰化物中毒事件: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
大家都在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