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哎呦为公主坟 | 2019-07-04 |
105 号墓 [34 ] 出土的[相似, 不见铜钱.此式可定为西汉早期.Ⅱ式,该 墓为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之墓,为西汉 中期.此式可定为西汉中期.Ⅲ式,墓内随 葬成组的铜、陶鼎、B、壶、钫,另出土有 星云镜及仓灶等,器形具有西汉中期的特 征.此式可定为西汉晚期.Ⅳ式,墓内出土 有货泉,未见东汉中后期常见的半腹陶罐、 无耳陶鼎等.此式可定为东汉早期.Ⅴ式, 该墓出土有陶罐、陶瓮、陶仓、陶奁、铜熏 炉等,新出陶魁,器物特征为东汉中期.此 式可定为东汉中期. E 型: Ⅰ式,墓葬为土坑木椁夫妻合葬 墓,陶器的造型、铜镜的图案纹饰及铭文、 五铢钱形式都是西汉中期的特点.此式可定 为西汉中期.Ⅱ 式,墓内随葬器物以鼎、 钫、壶、洗、灯、熏炉等为主,出土的铜 镜、五铢钱都具有西汉晚期的特征.此式可 定为西汉晚期. 据前所述,结合图一及附表,可以看出 A 型熏炉出现较早,延用至西汉晚期,其中 Aa 型西汉早中期出土数量较多,Ab 型西汉 中晚期出土较多;
B 型熏炉西汉中期开始出 现,Ba 型延用时间长,西汉中晚期数量多, 至东汉时则数量骤减,Bb 型应该是在 Ba 型 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延用时间短,数量少;
C 型西汉早期就有,延用至东汉晚期,数量 较少;
D 型熏炉西汉早期就出现,延用至东 汉中期,时间跨度大,但是数量较少,盖部 与长K变化明显,但是器身并未发生明显改 变;
E 型熏炉数量少,仅见于西汉中晚期墓.
四、熏炉来源及其文化阐释 《说文・艹部》解释 熏 : 火烟上出 也,从屮从黑,屮黑熏象. 段玉裁认为: 此烟上出,而烟所到处成黑色之象也.合 二体为会意 . 《辞海・熏炉》解释为 : 古 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 因此,判断一 个器物是否为熏炉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一个可供燃烧的炉子;
其次,燃烧时 要达到 火烟上出 的效果.熏炉原本所 燃之香是一种名为熏草的草本植物,据孙机 先生考证,薰草就是蕙草 [35 ] .
7 8 汉代铜熏炉研究 考古发现中可定为熏炉的器物最早出现 在楚地,形似深腹豆、器盖镂孔的陶熏炉, 在战国晚期南楚地区墓中即已出现 [36 ] ,且 器形已十分成熟.越地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 墓葬中曾出土过原始瓷鸟形盖熏炉,如余姚 老虎山 D1M14 ∶
46、D1M14 ∶ 47[37 ] 、余杭 义桥 M28 ∶ 238[38 ] 、余杭七里亭 M19 ∶ 5[39 ] 等.凤翔曾发现凤鸟衔环铜熏炉 [40 ] ,该器 出土于雍城遗址附近,无共出器物,报告者 将其定为战国器物,若此判断无误,则它是 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铜熏炉.熏炉最早出现 在楚文化墓葬中,此地河湖遍布,湿气较 重,适宜蚊虫滋生,人们为了祛除蚊虫,就 将常用的陶豆与可燃烧的蕙草相结合,通过 燃烧蕙草达到祛除蚊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