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2019-07-04
2017年6月19日 责编 任浩鹏 美编 扈森 今日关注 AⅠ ・

03 何刚所在的固墙镇固墙 村, 是个普通的豫东村落, 村子 比较大, 全村1万多人口.

6 月17 日下午, 大河报记 者辗转来到这里时, 有村民正 坐在何刚家门前的树下乘凉, 三三两两的孩子在村中的水泥 路上玩耍, 村民们种植的豆角 长势正旺.如果不是

1985 年 那批文物的意外发现, 这个村 子今后可能都不会记住何刚的 名字. 何刚的家位于村子西北 角, 两层小楼, 是何刚之子结婚 时盖的.虽然外观看起来还算 可以, 但屋内摆设非常简单. 村民们说, 这也就是撑个门面, 不盖房孩子都娶不上媳妇. 何刚年迈的父母在院子 里, 父亲双目几乎看不到东西, 坐在凳子上听大家说话;

白发 苍苍的母亲因为几个月前摔断 了肋骨, 现在走起路来还有些 踉跄. 何刚家的厨房是一间低矮 的房屋, 阴暗潮湿, 屋里堆放着 柴火, 几个干馒头有些坚硬, 上 面有苍蝇飞过. 当年挖出文物的地方, 如 今是别人家的宅院, 那里建起 了一栋黄色的小楼, 铁门、 高门 楼, 颇为气派.门前玩耍的孩 子们不知道, 这里曾经挖出过 连故宫都没有的宝贝. 村民们说, 何刚下葬那天, 很多人包括相对陌生的乡亲都 赶来送行, 悄悄流下眼泪. "小 刚有点内向, 不好说话, 一辈子 没跟谁红过脸.全村都知道他 给国家捐过文物, 都为他感到 骄傲. " 77岁的村民智大爷说. 同父亲一样, 何刚

27 岁的 儿子何俊清也有些内向.他在 家中默默整理着父亲的遗物, 翻看着父亲的照片.照片中, 何刚厚唇大眼, 头发浓密, 一对 大耳, 一脸敦厚. 在遗物中, 有故宫寄来的 杂志、 台历, 还有那张故宫出具 的捐赠凭证, 还有

2012 年故宫 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签字的一份 信函.信中除了感谢何刚的捐 赠外, 还有 "欢迎您和家人有空 时随时来我院参观" . 何俊清说, 这是父亲留下 的最宝贵的财富. "我家再穷, 不为当年捐文物而后悔, 我们 全家感谢故宫多年来的帮助. 咱说个实在话, 就是以后翻修 房子再挖出文物, 我也依然捐 给国家. " 何俊清说. 如今意外离世 故宫要为他开追思会 相关人士: 要纪念、 表彰一个平凡人保护文物的行为 何刚其实很要强, 曾表示归还故宫的救助钱 对于故宫的两次帮助, 何刚 及村民们都表示感激.在乡亲 们看来, 何刚如果不是走投无 路, 是绝对不会张口向故宫 "要" 钱的. 实际上, 早在故宫第一次给 予5万元救助款时, 何刚就流露 出一丝不安和愧疚. "从北京拿 钱回来的路上, 何刚就给我说, 本来故宫可以不帮的, 但是, 人 家还是拿了钱, 等以后翻过来身 得把钱还给人家. " 张黑孩说. 张黑孩还提到, 何刚是个非 常守信用的人.何刚父亲有病 的时候, 作为表哥, 张黑孩曾借 给何刚

5000 元钱.2015 年, 张 黑孩家盖楼, 何刚闻讯后, 从村 支书刘红恩处转借了

5000 元钱, 把钱先还了张黑孩. "盖房子在农村是大事, 当 时我确实资金紧张, 但我也知道 何刚家的情况, 这么多年他没攒 住钱, 到处靠卖苦力打工. " 张黑 孩说, 在这种情况下, 他就没找 何刚要债, 但是何刚知道他盖楼 的事情后, 还是想法凑钱先还了 账. 而刘红恩借给何刚钱后, 就 没打算让何刚归还, 但今年春节 前夕, 何刚委托女儿送还了刘红 恩的5000元钱. 据刘红恩介绍, 何刚这么多 年非常不易, 最早的时候他妻子 患尿毒症, 往后是他父亲患病, 今年年初他母亲又摔断了肋骨, 到现在还有些不利索. 更重要的是, 何刚本人这几 年精神一直低迷, 因为家里有老 人, 他每外出几个月总要回来一 趟, 实际上也没挣到啥钱. 在这种情况下, 村里给何刚 的母亲办理了低保.今年年初, 何刚母亲刚摔伤时, 刘红恩提着 火腿肠、 牛奶前去看望, 何刚知 道后把东西原封退回. "他对我说, 去北京两趟村 里帮了不少忙, 这都感激不尽 了, 咋还能要东西呢, 不能要、 不 能要. " 刘红恩回忆, 他从这件事 上觉得, 何刚生性其实是很要强 的. 故宫给予何刚的总共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