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 2019-07-04 |
第一章
2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模式中,接受性学习一直占据着主导甚至是支配 地位.
接受性学习特别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把教学理解为讲解概念和原理、 传授方法和技能 ;
学生则把学习理解为背诵概念和原理、 模仿方法和技能. 因此, 学生学习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结果均在教师规定的范围之内.教师通过满堂 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这种方式固然有其自身的作用,但是在这 种接受性学习的状态中,学生几乎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致使他们缺乏积极性 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从而最终导致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 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即容易产生所谓的高分低能的现象.
第一节 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教育理论的不断发 展,教育改革的试验蓬勃兴起.为了改进接受性学习这种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模 式,以提高教育和教学的质量,使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1999 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明 确提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 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 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 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 的若干意见》 中解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 《教 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 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 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前副总理李岚清明确指出: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 标的教育. 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 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 开来.例如,它明确区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具体区别:第一,素质
3 绪论
第一章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
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 为应试而教, 为应试而学 , 在此目标导向下,即使客观上能使部分学生的某些素质获得浅层次发展,也只 能是片面的,以牺牲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的.第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 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
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 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弃多数学生于不顾,甚至不惜给正常儿童扣上 弱智 的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数统计.第三,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 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 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
而应试教育则是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 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2013 年9月中央提出了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的五个方面的任务,即五个 着力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