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645135144 2019-07-04

88 人为他 作跋.既有文朋诗友, 又有达官显宦, 更有文 坛巨擘, 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其中著名的除 了王九思以外还有: 杨慎 (1488~1559) 明代文学家, 明代三大 才子之一.字用修, 号升庵, 后因流放滇南, 故 自称博南山人、 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 汉族, 四川新都 (今成都市新都区) 人, 祖籍庐 陵.正德六年状元, 官翰林院修撰, 豫修武宗 实录, 禀性刚直, 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 庸关, 上疏抗谏.世宗继位, 任经筵讲官.嘉 靖三年, 因 大礼议 受廷杖, 谪戍终老于云南 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 著述之富, 慎可 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 特多感愤.又能文、 词及散曲, 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 人辑为 《升庵集》 .他说: 得佳词, 喜慰无极, 去天万里, 坐蛮烟瘴雨中, 空谷足音不可的, 况 大君子好音下坠也.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 号鹿门, 归安 (今浙江吴兴) 人, 明末儒 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 官广西兵备 佥事时, 曾领兵镇压广 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 文武兼长, 雅好书法, 提 倡学习唐宋古文, 反对 文必秦汉 的观点, 至 于作品内容, 则主张必 须阐发 六经 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 , 对韩愈、 欧阳修和苏轼 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 唐顺之、 归有光等, 同被称为 唐宋派 .有 《白华楼藏稿》 , 刻本罕 见.行世者有 《茅鹿门集》 . 王慎中 (1509~1559) 字道思, 早年因读书 于清源山中峰遵岩, 号遵岩居士, 后号南江. 因家庭排行第二, 又称王仲子.汉族, 晋江 (今 属福建) 人.明代诗人、 散文家, 嘉靖八才子之 首, 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罗洪先(1504-1564) , 字达夫, 号念庵, 汉族, 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 (今吉水县谷村) 人, 是王阳明学派的重要继承者和开拓者.明 世宗嘉靖八年 (1529) 中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迁左春房赞善.被罢归后, 终日著书讲学.卒 后赠光禄少卿, 谥文庄.著有 《念庵集》 二十二 卷, 《冬游记》 一卷. 他们从艺术手法, 内容等各方面对 《中麓 小令》 都给与了高多评价. 句雄健而意连属, 既不失之俗, 又不失之文 . 高不绝物, 和不流 俗, 怒不至詈, 刺不致订, 约而博, 简而文, 近而 远, 俚而理, 观风者有得焉, 可以知中麓之心志 矣, 可以知世道之升沉矣 . 风韵如辛稼轩, 慷 慨如苏东坡, 超出金元及时作之右, 固亦传后 一端, 实增重词林矣. 嘉靖二十七年 (1548 年) , 李开先的感情世 界得到了一次重大的打击, 亡妻死妾, 他坠入 了悲伤不已的境况, 于是创作了 《四时悼内》 以寄自己悲伤的情绪.写的哀婉动人,凄凄楚楚, 表达了他对爱人的真挚的情愫, 这在文学 史上是少有悼念亡妻的佳构. 第三个时期,是整理元曲作品,撰写《词 虐》 时期.之一时期, 他整理出版了张小山、 乔 吉等人的作品, 并为之作序, 给予高度评价, 对 散曲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燃的作用. 《词虐》 记 录了一些散曲作家的逸闻趣事, 以及散逸的作 品,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综观李开先的散曲创作, 给人以清新、 爽快、 豪放、 健朗的感觉, 《赠康对山》 初步展露其 绝代才华, 《卧病江皋》 则展现了他细腻复杂的 精神世界, 《中麓小令》 唱出了愤世嫉俗的悲 歌, 《四时悼内》 则表达了至真至纯的夫妻之 爱, 他对散曲的收集以及评说, 更为我们展现 了他那个时代的风情和风俗.因此, 他不愧是 一代散曲大家. (下) 文/雪堂 我心中的中国梦 演讲比赛获奖稿件选登 以前, 刁镇一带曾经流传着: 金旧军、 银回村、 铁 打的刁镇、 铁丝拧的刘官庄、 渍泥掇的富芽庄等很多 传说.刘官村一带家家出小炉匠, 都是祖传的手艺, 可以称小炉匠专业村了. 小炉匠是走村串巷吃手艺饭的.他们肩挑担子, 一头是小火炉和风箱, 一头是设计巧妙的四屉柜, 内 放钳、 锤、 油灰(腻子)盆、 大小不等的铜锔子、 铁锔子 等.当然, 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金刚钻头和钻弓子.俗 话说: 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儿 .瓷器坚硬, 全凭 金刚钻才能打眼, 上锔子.这句话后来引申成了没有 本事就别揽这件事.如果干活儿过程中, 金刚钻头掉 落,小炉匠一定会认真找.找不到就会借来笤帚簸箕, 将一大片土都收起, 回家后用箩筛找.锔盆锔碗 的小贩常是肩挑扁担, 走街串巷.扁担的一头是带有 抽屉的小木柜, 内装金钢石钻头、 小铁碗 〔捂钻头用) 、 小钳子、 小锤子、 小铜锔及石灰泥等.柜上放有弓子, 上方的支架用铁链挂着一面小铜锣, 两边各有一个小 锤, 随着步履的节奏晃动, 小锤敲击着铜锣发出叮叮 当当的声响, 成了该行当的标志.挑子上还挂有一面 小铜锣.虽然他们有时也吆喝: 锔盆锔碗锢漏锅―― 但主要还是靠响器, 人们听见锣声, 就知道小炉 匠来了. 每到一村, 他们先找当地最热闹的地方安下摊来, 师傅点火生炉, 徒弟手提一把钳子或其他铁制用具, 走街串巷, 登门上户, 招揽生意.不一会儿, 三三两两 的人拿着各种用具相继而来,集聚到火炉旁等候补修.小炉匠的火炉经济耐用, 外部用铁皮做成, 里面 用碎瓷与胶泥缠糊, 留下圆形的炉膛, 中间隔以细铁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