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 2019-07-04 |
2 济南晶恒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审核案例 认证类型:质量管理体系初审二阶段审核 审核员: 张群(组员) 周捧娟(组长) 认证范围:半导体分立器件的设计和制造.
认证标准:IATF16949:2016 审核时间:2018.1.10-1.13 一 案例发生背景: 济南晶恒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济南半导体研究所旗下的全资公司,具有近
60 年的半导体研发 和生产经验,已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半导体芯片和成品制造商之一,其肖特基二极管和 DB 双向触 发二极管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为通用电气(GE)、飞利浦(PHILIPS)、欧斯朗(OSRAM)、 松下(PANASONIC)等公司选用,广泛应用于照明、通讯、电源、家电、太阳能等行业.
2016 年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积极转型,新开发了汽车客户并已实现持续供货
12 个月.为 进一步拓展汽车电子客户,公司决定在原来 QMS 体系基础上导入 TS/ISO 16949:2016 管理体系. 二 该案例发生的主要过程. 产品工艺流程是:装配→焊接→塑封成型→测试打印包装→检外观→电性复测→包装→成品 检验. 按计划安排,审核员负责审核生产过程的后半段,即从测试打印包装开始直到成品检验. 去车间审核前, 审核员调阅了肖特基二极管 SR240 的PFMEA 和控制计划, 发现针对漏电流 (评 估二极管性能的重要参数) ,共安排了五次测试,分别为 1)测试打印包装流水线 100%自动测试三次:漏电流自动测试 1→漏电流自动测试 2(复测) →打印烘干(UV 管烘干)→漏电流自动测试 3. 2)电性复测:100%人工测试. 3)成品检测:按GB2828 抽样测试. 询问现场技术人员,为什么要安排这么多次的漏电流测试?企业回复,该产品是在 PN 结上加 接触电极、引线和管壳封装而成的.漏电流是产品的特殊特性,必须严格把关.但因为环境温度的 影响,二极管的漏电流指标并不稳定.为降低漏检风险,保证 100%合格交付,企业只能多次复检. 这样的重复多次的检验,检验成本这么高,但检验质量真的很高吗?有必要安排这么多次的 测试吗? 审核员关注到,企业还制定了各工序的成品率目标,测试打印包装 96.5%,电性复测 99.9%, 且一年来均显示达标. 在车间现场,审核员发现自动测试及人工测试的仪表均为二极管测试仪,只是型号有所不同, 分别有三种型号: SD-TVS-
600、Es-tvs-700w、DS-600S,但均经过校准,且在有效期范围内. 进一步审核, 为保证测试仪的测试稳定性, 组织制定了 《测试仪器使用前校准及样管管理规定》 , 要求作业前使用标准样管对测试仪进行点检,合格标准为标称值±10%. 抽查各测试仪的日常点检记录,结果均显示合格,符合要求.进一步追查对标准样管的管理, 该产品共有三个标准样管,每年进行校准,目前有效期范围内. 审核员关注到, 标准样管均为同型号二极管, 分别用塑料袋存放在车间自动测试线和复测工位. 审核员暗暗思索,二极管漏电流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车间并非恒温恒湿环境,这个的点检方式
2 /
2 肯定有风险!校准真的有效吗? 考虑至此,审核员要求企业对现场的
2 个标准样管进行现场点检验证.结果出来了:不同测试 仪表针对同一标准样管的点检结果均已超标,且有的超上限,有的超下限. 标称值 (μA@45V) 自动测试
1 (μA@45V) 自动测试
3 (μA@45V) 人工复测 (μA@45V) 1#标准样管 7.9 9.96 11.2 10.94 3#标准样管 10.4 12.29 8.8 9.86 问题企业非常紧张,这样的点检结果肯定是不合格.但是,根本原因是标准样管不合适呢?还 是测试仪表有问题呢? 进一步确认,出货前的成品检测在单独的办公室,有进行温湿度管控.现场通过标准样管对成 品检测用测试仪进行点检验证,结果符合要求. 三.主要的审核发现和重点同企业沟通的内容 考虑以上的审核发现,与企业充分沟通后,审核员开具了不符合项. 在沟通的过程中,审核员建议企业可考虑选用固定阻值的电阻器作为标准样管.此外,审核 员还重点强调了 IATF16949 的贯标目标"在供应链中开发提供持续改进、强调缺陷预防,以及减少 变差和浪费的质量管理体系".所以,在保证测试有效性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产品生产过程的再策 划,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