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645135144 | 2019-07-04 |
109 石双砚 石双砚, 男, 汉族,
1924 年10月生, 中共党员, 山西省晋城 市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村民. 石双砚坚守荒山植树造 林,
36 年驰而不息、 辛苦劳作, 矢志不渝、 精心守护, 昔日荒山 变成青山翠岭, 他用实际行动 践行 两山 理念, 建设美丽 乡村. 听党话、 跟党走、 报党恩是 石双砚镌刻于心的信念.他从 记事起就四处流浪讨饭, 是共产 党来了, 给他家分了地, 从此吃 饱了饭. 共产党救了我的命, 让 我一家过上了好日子, 我该为党 做些啥? 种了一辈子地的他想 了很久.60岁那年, 他站在家门 口眺望对面荒芜的苍龙岭时, 下 定决心: 我要 '
绿化荒山'
, 作为 对党的报答. 1984年, 已六旬的石双砚毅 然扛起镢头上了山.苍龙岭是 座石头山, 想种树得先刨出土下 的石板.他每天天一亮就扎进 山里, 从山底起步, 刨出石板再 种树, 直到天黑才回家.这样一 干就是两年, 种下了200亩的刺 槐.由于山上土地贫瘠, 刺槐不 能存活.他从头再来,改种柏树. 石双砚生活并不宽裕, 换 树苗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为 节省开支, 他只得白天上山开 荒, 晚上自学育苗技术.半年 后, 他培育出了柏树幼苗.育 苗成功后, 怎么浇水栽种又是 一个难题: 种树得到山下的沟 里挑水, 挑一担水需要近半个 小时, 可浇不了几棵树.石双 砚就提前刨好树坑, 等到下雨 后再种树苗, 这样一天能种200 棵.遇到种树的好时节, 他就 一个人搬到山里住.他将郁郁 葱葱的柏树种到了半山腰.再 往上山势变陡, 站都站不稳, 他 便把双脚插进土里, 继续挖坑 种树. 石双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辛勤劳作着, 执着的精 神打动了村里人.1987 年春, 村里成立老年林业队, 石双砚 任队长, 带领10位60岁左右的 村民一起种树.其间也遇到各 种困难, 但大家齐心协力, 不懈 耕耘, 换来了苍龙岭的百年新 绿.为激励后人,郭峪村于1991 年8月将苍龙岭改名为老 年山. 在石双砚的精神感召下, 越 来越多的人投身植树造林.如 今的郭峪村, 山上绿树成荫, 山 下果菜飘香.村民们依托丰富 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兴办 农家乐 发展乡村旅游, 日 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石双砚荣登 中国好人榜 , 荣获山西道德模范等称号.
110 石志光 石志光, 男, 回族, 1948年7 月生, 中共党员, 中国石化西安 石化分公司退休工人. 石志光始终坚守共产党员 的忠诚和执着, 四十二年如一 日, 初心不改, 免费放映红色 电影, 自觉传播宣传党的主张, 没向国家要过一分钱的工资、 经费和补贴, 被群众称为 人民 放映员 . 1977年, 石志光将积攒了多 年、 原计划用于办婚礼的800元 积蓄拿出来, 购买了一部二手胶 片机, 从此开始了他的义务放映 生涯.他自己掏钱租赁影片, 购 买电影放映机、 数字电影机等设 备, 先后更换了
9 套放映机, 行程10万多公里.他在义务放映 生涯中, 从未收过群众一分钱、 吃过群众一顿饭、 收过任何礼品 和红包. 石志光没有经商也没有存 款, 购买更新放映设备, 租电影 拷贝的花费均来自他微薄的工 资和兼职打工的收入.一些老 电影的拷贝大部分都在
300 元 左右, 最便宜的一部也要100多元.为了坚持将义务放映进行 下去, 除了省吃俭用外, 石志光 还干过搬运工、 洗碗工, 卖过报 纸、 蹬过三轮.他尽可能地利 用一切业余时间出去赚钱, 来 实践这个炙热的梦想.40多年 来, 他的足迹遍布陕西省107个市、 区、 县, 驻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