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645135144 | 2019-07-04 |
20 年来免 费给千余名留守儿童做英语辅 导, 花光
30 余万元积蓄.年逾 九旬的他被誉为余热生辉的 乡 村烛光 . 他心系三尺讲台.叶连平 自1978 年起, 在和县卜陈学校 等校教学12年.1990年他从学 校退休后 一刻也没有闲着 , 仍坚持为学生义务补课.看到 村里的孩子因学不好英语而厌 学、 许多留守儿童作业无人辅 导时, 2000年, 他下决心在家里 办起了 留守儿童之家 , 平日 里辅导孩子作业, 周末集中给 孩子上英语课.这些年里, 他 从未落下一堂课, 从未收过一 分钱, 年逾九旬, 至今仍耕耘在 三尺讲台.在村民们眼中, 叶 连平就是村里不灭的 蜡烛 , 也是照亮孩子们走出村里的希 望之光. 他重教书, 更重育人.2012 年, 叶连平拿出2.1万元积蓄, 连 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 成立叶 连平奖学基金, 奖励优秀学生、 资助困难学生.基金成立
7 年来, 在社会各方支持下, 陆续又 投入5万元.至今共发放10万 多元, 奖励、 资助了
132 个留守 儿童.他自费组织夏令营, 每年 带着孩子们外出参观学习, 安徽 省科技馆、 安徽博物院、 侵华日 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等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以此 培育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涵 育家国情怀. 他生活极尽简朴, 节衣缩 食, 却为留守孩子教育倾其所 有.叶连平至今仍住着30多年 前的老平房, 没有一件值钱东 西.为了省钱他不惜骑行
7 公 里到镇上买菜, 至今还穿着
60 年前的补丁棉衣.但他对辅导 的孩子, 不仅不收钱, 稿纸、 学习 资料也是老人自己买的.有人 私下里给他算了一笔账: 多年 来, 他义务办学花在孩子们身上 的钱, 少说也有30万元. 他心里装的全是孩子.一 次半夜在家昏迷倒地, 经诊断是 脑出血加脑膜炎, 手术后医生要 求住院三个月, 可他竟然在三天 后偷偷离开, 头上扎着绷带回到 孩子们身边.几十年来, 他无私 奉献、 不求回报, 模范践行着一 名优秀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追 求, 用数十年坚守诠释着 行为 世范 的内涵. 叶连平荣获全国离退休干 部先进个人、 全国中小学德育先 进工作者、 安徽省优秀共产党 员、 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荣登 中国好人榜 .
113 包斌 陆一军 包斌, 男, 汉族,
1926 年11 月生, 中共党员, 盐城师范学院 离休教师;
陆一军, 女, 汉族, 1931年6月生, 原盐城纺织厂职 工子弟学校离休教师.二人系 夫妻. 一对从戎从教的革命伉俪, 经历和见证新中国波澜壮阔70 年.20年军旅生涯, 坚定人生方 向与信仰;
20年教书育人, 竭尽 所能接济贫困学生;
30年离休生 活, 省吃俭用爱心助学.耄耋之 年, 他们捐出毕生积蓄
100 万元, 只为那份 常愿寒门多学士 的家国情怀. 1949年3月, 正读大学的包 斌跟随中共地下工作者来到盐 城参加革命工作, 加入渡江战役 工作组, 并被编入苏南军区文工 团, 结识了人生伴侣陆一军. 1969年他们转业再次来到盐城, 都走上人民教师工作岗位.在 物质贫乏年代, 他们对家庭经济 困难的学生格外关心, 经常给予 衣物、 书籍等方面的资助. 1987年, 包斌、 陆一军夫妇 离休后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 方式, 陋室简居, 旧衣素食.他 们对自己很 抠 , 对困难家庭 和学生却很大方.每每看到或 听说有学生因家庭贫困上不起 学, 他们总是热情地伸出援助 之手, 一开始是几百元, 后来是 数千元, 再后来是上万元.他 们资助了10多位濒临辍学的贫 困学生, 累计为 希望工程 捐款10 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