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XB156399820 | 2019-07-05 |
高考作文试题 作为母语考试的载体,其内容来源于社会的知识 体系, 然而, 在整个社会知识体系中, 却只有有限 的部分被视为法定知识传递给下一代.高考作文 命题过程, 既有对知识价值的认可, 也有对知识价 值的赋予.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笔者选取 1951―2012 年间的
250 多篇高考 作文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1951―1965 年间的高考 作文
25 篇;
1966―1976 年高考中断了
11 年;
1977 年各省、 市、 自治区自主命题, 总共
38 篇;
1978―
1989 年间总共是
12 篇;
1990―1999 年间总共是
10 篇;
2000―2012 年间总共是
170 篇左右.这几 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所有高考作文试题, 为研究的分析提供了翔实的素材. 本文尝试从价值取向的挖掘入手,对高考作 文试题进行分析.这里的 价值取向 是指影响个 人或团体对事物所作判断及行为选择的组织化、 内在化、 稳定的理念.本文采用 内容分析法 , 从 频率差异 和 人物塑造 进行分析, 本研究价值 取向类目表的建立参照吴永军的分析量表制作方 法完成, 然后尝试对高考作文试题进行分析, 最后 把分析指标调整为
16 项.
二、 文本的分析
(一)统计结果 1.题目中显性主题思想的价值取向统计 序号 项目 频率 百分比 (% ) 序号 项目 频率 百分比 (% )
1 爱国主义
26 10.4
9 立志敬业
36 14.4
2 热爱共产党
14 5.6
10 专注认真
13 5.2
3 热爱科学
25 10
11 关心朋友
22 8.8 表1高考作文题目显性主题思想统计 高考作文试题的价值取向研究 孙欢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7 ) [摘要] 高考作文试题作为文化选择的一种结果, 除选拔的作用外, 还蕴含有价值教化的功能, 并通过 考试被学生所接受、 内化.可以说, 高考作文试题绝不是简单的考试文本, 而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种物 化,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合格的社会公民的理想要求.对高考作文进行分析有助于探寻其背后的价 值追求, 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考作文的选拔和教化功能. [关键词] 高考作文试题;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 (2012 ) 07-0045-06 [作者简介]孙欢欢 (1987― ) , 女, 山东平度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
2010 级硕士研究生. 第1卷第7期2012 年9月教育观察 Survey of Education Vol.1 No.7 Sep.2012
45 表2是对 1949―2012 年历年高作文试题隐 性主题思想的价值取向的分析.在高考作文试题 中, 可能同时存在多个不同的立意, 考生可从其中 挖掘出符合自身特点或是感兴趣的点 慷慨激昂、 指点江山 , 或 涓涓细流、 细数生活 , 亦或 深入 思考、 反思世间 .笔者在对历年高考作文题目隐 性主题思想的价值取向的挖掘中统计如下:爱国 主义,
59 篇, 列第一位, 占23.6%;
立志敬业,
45 篇, 列第二位, 占18%;
关心朋友,
34 篇, 列第三位, 占13.6%;
热爱科学,
32 篇, 列第四位, 占12.8%;
勤劳 刻苦,
30 篇, 列第五位, 占12%.由此看出, 高考作 文的主题价值取向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排 前几位的都 不谋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