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喜太狼911 | 2019-07-05 |
1 9
8 9;
张 远志等,
1 9
9 6) .虎头寺组或曼宽河组上覆古新世 勐野井组, 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后者为一套红色含 膏盐的砂岩、 泥岩.始新世等黑组( 或云龙组) 整合 于勐野井组之上, 角度不整合于晚始新世―渐新世 勐腊组之下, 勐腊组为一套红色粗碎屑磨拉石沉积, 说明思茅地区的中生代地层褶皱发生的时间应在 中、 晚始新世之间. 此次研究我们在思茅北部镇沅、 中部普洱及南 部江城地区布置了3个剖面( 图2) , 使用便携式汽 油钻共采集3 7个采点(
4 3 9块样品) 定向岩芯样品, 并用磁罗盘定向, 样品均为早白垩世晚期曼岗组碎 屑岩, 主要为紫红色细砂岩、 粉砂岩、 泥岩以及泥质 粉砂岩.镇沅剖面(
2 3.
9 4 ° N,
1 0 1.
2 4 ° E) 位于镇沅 县城东郊镇沅至嘎洒的公路两侧, 共采集8个采点 (
8 7块样品) ;
普洱剖面(
2 2.
7 4 ° N,
1 0 1.
1 1 ° E) 位于普 洱市区至江城在建新公路, 沿公路开挖的新鲜露头 采样, 共1 5个采点(
1 8 1块样品) ;
江城剖面(
2 2.
5 0 ° N,
1 0 1.
9 6 ° E) 位于江城至老挝边境公路旁, 采集1
4 个采点(
1 7 1块样品) .
2 古地磁样品测试及结果 所有定向岩芯在室内加工成2.
5 4 c m 长的标准 样品, 每个样品至少加工成两个标准样, 保证每个样 品获得退磁结果的同时, 可对部分样品进行等温剩 磁( I RM) 及反向场退磁和三轴等温剩磁热磁分析等 岩石磁学实验.样品的剩磁组分均利用主向量法 ( K i r s c h v i n k,
1 9
8 0 ) 分析, 然后以采点为单位对样品 进行 F i s h e r (
1 9
5 3) 统计, 获得各剖面磁化方向.岩 石磁学实验及系统热退磁实验都是在南京大学地球 科学与工程学院古地磁实验室完成的. 2.
1 岩石磁学结果 岩石磁学是鉴定岩石中载磁矿物的主要手段, 根据岩性选取代表性样品, 进行等温剩磁( I RM) 及 反向直流场退磁曲线、 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曲线( 所 加外场分别为1.
8 T, 0.
4 T, 0.
1 2 T) 的测量( L o w r i e ,
1 9
9 0 ) . 灰白色细砂岩的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图3a),0~1
0 0 mT 之间曲线斜率较大, 说明有低矫顽 力载磁矿物存在, 但获得的强度还未达饱和强度的
2 0%, 直至2.
4 T 仍未完全饱和, 反向场退磁曲线, 明显由两个不同斜率段构成, 最大矫顽力为6
0 0~
7 0
0 mT.结合其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曲线( 图3 b) 特征, 高场磁组分、 中间磁组分和弱磁组分在5
8 0℃ 出现拐点, 加热至6
8 0℃磁化强度完全消失, 认为灰 白色细砂岩载磁矿物有磁铁矿和赤铁矿两种, 以赤 铁矿为主.紫红色粉砂岩I RM 获得曲线( 图3 c ) , 在开始加场0~3
0 0 mT 之间, 斜率明显缓于后面, 仅 获得微弱的剩磁强度, 一直加至2.
4 T 才趋于饱和, 反向场开始阶段0~-3
0 0 mT, 斜率也明显较后面 阶段平缓, 意味着存在高矫顽力的针铁矿, 最大矫顽 力接近1
0 0
0 mT.在三轴热退磁曲线( 图3 d ) 中, 高 场磁组分和中间磁组分在2
0 0℃有微弱的下降, 是 针铁矿在1
0 0~1
2 0℃解阻的表现, 到6
8 0℃三种组 分衰减到零, 清楚显示赤铁矿的阻挡温度, 说明针铁
5 2
9 地质学报2012年 图2思茅地区采样区地质简图和采点分布情况 F i g . 2S i m p l i f i e dg e o l o g i c a lm a po f t h es a m p l i n ga r e a , S i m a oa n ds h o w i n gs i t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a ) ―镇沅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