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tar薰衣草 | 2019-07-05 |
然后利用 Logistic回归, 分析了家庭户特征 和户主的各种个人特征对人口迁出的影响作用 .并在 STATA 中 ,利用负二项回归 ( N egative B inom inal Re- gression), 分析了家庭户特征对各户流出人数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结果完全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假设, 即在以家庭或家族为经济活动单位的当今中国,个人的迁 移行为 ,在受个人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之外 ,家庭户的各种特征对人口迁移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具 体结论包括 : (1) 有迁出人口的家庭户中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大 ;
而在回归方程中 ,家庭户中人口规模对家庭 户中是否有人迁出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 .这说明家庭户规模越大越刺激着人们向外迁出 .同时也在一这 程度上表明我国的人口迁移受到了人口压力的影响 ,特别是家庭户中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2) 是否有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则在方程中表现出负向的阻碍作用 .这表明 ,尽管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和社会,人们的思维正 在逐步变革 ,但中国传统思想中 孝敬老人 的观念仍然没有发生改变. (3) 家庭户中是否有 14岁以下儿童 同样也表现出负向的阻碍作用. (4) 同时 ,户主的个人特征对家庭户内是否有人迁出同样有影响作用 . 我国大量的迁移与流动人口中, 有近 70%来自于农村 .因此 ,农村的各种社会经济状况及其与城市的 差异都会影响到今后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的规模, 进而影响到社会进程 .关注农村社会、 关注农村地区则显 得极为关键 . 而从流出地的角度,关注人口流动与家庭户的结构关系 ,既可以很好地了解人口流动过程中, 家庭因素 对个体迁移决策的影响作用,而且也有助于了解人口迁移与流动以后对原有家庭户的影响.但目前在利用 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人口迁移与流动时 ,很少有从迁出地( 或流出地 ) 的角度来进行.因此本文尝试利用全国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从流出地角度 ,分析人口流动与农村家庭户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1 理论背景及在中国的适用性讨论 经典的人口迁移理论认为, 人口迁移是由独立的个人为达到预期收入最大化而进行的 .但自 80年代以 来 ,新迁移经济学对经典人口迁移理论的许多假设条件与结论发起了挑战.这种理论认为 ,人口迁移的决定 并不是由独立的个人做出的,而是由相关的更大单位 ― ― ―特别是家族或家庭 ― ― ―来共同做出的 .家庭总是 通过家庭资源( 如劳动力) 分散, 来控制影响他们家庭经济的风险, 而不象个人那样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里,人们的行动可以被称之为 集体化 的行为 ,它不仅可以使个人的预期收入最大化,而且也可以使家庭风 险最小化,并尽量脱离与本地各种市场相关联的条件的约束.同时, 新迁移经济学提出了 相对损失 (rela- tive deprive) 的概念 .收入对一个在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者来说是否会有一种经常性的使用效应 .比如 : 在收 入中真正增加了 100美元,在不考虑当地社区状况和他或她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的情况下,对一个人的作用 是相同的.这种新经济理论认为,相反,家庭户有人出国并不仅仅是为了在绝对量上的提高 ,而且还要求相对 于其他家庭成员来说也增加了收入;
同时,相对于其他一些参考组而言,由此减少了他们相对损失. [
1 -6] 基于这 些理论概念,新迁移经济学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系列的前提和假设,并导出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政策法规. 尽管国外许多迁移理论都是针对国际人口迁移的, 有许多理论假设和前提条件并不一定十分符合我国 的实际国情 ,但在我国 ,由于几千年来家族观念与思想的延续, 个人行为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