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ieth | 2019-07-06 |
2 0
1 6年1 1月9日 星期三 主编: 黄泽 美编: 丛丛 组版: 小敏
电话:8
8 0
9 6
5 0
8 E m a il: w z h z e @
1 2
6 .
c o m 周刊
10 宋俊英 经常感觉恍如一场戏, 在时光的细流里 缓缓流淌.戏中情节起落沉浮, 深味人间冷 暖世态.童年时的几乎每个过年时节, 镇上 的祠堂里都有大戏可看. 戏台是用木板搭建的, 木板下面有好几 个一米多高坚实的大圆木桩支撑着, 小时候 我和小伙伴们常在那里玩躲猫猫.戏台后 面也是用木板搭成的, 并隔成俩空间, 便于 戏班子演员们化妆和换戏服.戏台的底幕 是一块很厚实的大蓝布, 两侧边上左右进去 有两道门, 分别写着 出相 和 入相 ;
戏台 前脸, 在横杆上挂着大紫红布, 是屏幕.横 杆两头, 各挑一盏汽灯, 那灯芯特别亮, 照明 好大一片.戏台两边, 摆放着一些木凳, 那 是给乐师们吹拉弹奏乐器时坐的. 而戏班子一般都是从外地聘请来.那时 我经常看到有旦角在台上扮相很美丽, 让我 倾慕和欢喜得难以自拔.看她们在戏台上 轻步漫舞, 兰花指纤细修长, 俏眼眸, 还有那 甩袖, 旋如风, 飘如云, 抖如波, 上下翻飞, 左 右遮拦, 柔弱如水, 真的是太摄人心魄了. 每每戏完了后,我还候在后台,看她们卸妆.但结果往往也大所失望: 她们长得几乎 都很平常, 顶多是不难看罢了.而且还有长 得特难看的旦角.印象深刻, 曾看过 《三国 演义》 里的一个什么戏.戏名忘了.扮演貂 蝉的那个旦角, 不知道有多雷人: 腰有水桶 粗,脸黑得像涂抹了锅底灰一样.她一上场, 台下就笑倒一片, 因为长得实在是太粗 矮肥丑了, 出来扮 四大美女 说不过去呀. 想啊, 貂蝉要长成这样子, 那董卓和吕布可 真不是一般的瞎了. 戏的开演是在下午和晚上.难得允许自 由出入祠堂, 于是乎, 没有戏可看的上午, 我 也会跑祠堂晃荡去.喜欢看祠堂的檐角, 以 一种静默的方式展望青天.终于等到下午 开戏了. 锣鼓响, 脚底痒 , 镇上的男女老少 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 祠堂戏台前的大空地 上顿时摆满了木凳和竹椅.戏台上下, 人声 鼎沸, 到处是热闹景象, 更有卖小吃食的摊 摊儿和货郎的担担子, 热腾腾、 忙碌碌的;
还 有挎着篮子卖荸荠、 菱角、 瓜子、 花生、 栗子 的, 走来走去, 随叫随卖.当时上演的戏大 多是瓯剧, 这或许是因了家乡小镇属于飞云 江畔南戏鼻祖高则诚故里的缘故吧.他写 的 《琵琶记》 就上演过好多回, 我耳熟能详, 而且我小学的校本教科书里就有 《高明与<
琵琶记>
》 一书.除了瓯剧, 有时请来的戏班 子也演越剧和京戏,而我最喜欢看的是京戏. 乐器吱吱呀呀响起中, 一声清丽的唱腔 就喊了出来, 透托出幕布. 蹬蹬锵锵…… , 角儿们粉墨登场.戚戚咔咔叫喳喳的武将;
清水芙蓉千柔百媚的青衣;
抖抖甩甩的长胡 子老生;
还有跟斗老翻不停的丑角;
和一些 说不上的什么角儿: 脱袍甩袖, 口吐火焰, 瞬 间变脸的……每场戏, 我都会安静地坐在戏 台下, 虽然听不懂唱腔, 也不知戏文讲述的 是什么故事, 但看着生、 旦唱着戏文, 走着碎 步, 舞动着水袖轻衫, 一颦一笑, 一投一足, 我都觉得可好看了, 并且随着戏中人的悲欢 离合, 我更会时高兴时难过的.戏中, 他们 经历了百转千回的磨难与痛苦, 最后多半是 圆满的结局.可像 《铡美案》 , 我到现在还说 不清它的结局算圆满还是算悲剧呢.怒冲 冲的黑脸包老爷, 蓝底花布头挽着发髻的秦 香莲, 头戴漂亮花饰身披霞衣的公主……秦 香莲的衣衫灰暗, 宽大的衣袖掩面啼哭, 一点也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