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 2019-07-06 |
而在熟悉的城市, 每天感觉都是 一样的, 风景没有太多的变化, 超市 里各种各样的食品一年四季都有, 没 什么特别之处. 在乡村, 过年和平时是大不一样 的, 尽管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但到了腊月, 人们还是忙碌起来, 家家 户户门前院后都挂满了腊味, 处处洋溢 着浓浓的年味. 身在异乡的游子也会趁过 年回来与家人团聚, 孩子们更是开心不已, 不但可以穿新衣、 尝美食, 还能领到长辈给的压 岁钱, 过年的快乐伴随着孩子一岁一岁长大. 到了除夕那天, 该准备的年货基本上准备好 了, 这一天除了每家每户贴对联, 最重要的节目就 是吃年夜饭. 父亲的毛笔字写得非常棒, 每年都有 人拿着红纸上门求父亲写对联, 父亲总是认真地 帮人写. 父亲说, 能够帮助人就是一种快乐, 如果帮 助人还能得到赞赏, 那更是一种高境界的快乐享受. 快天黑时, 鞭炮也热闹地响起来, 家人快乐地围在一 起烤着炭火, 吃着温馨的年夜饭, 其乐融融. 正月初一大早, 人们便以热闹的鞭炮声来迎 接新的一年. 有人凌晨就开始放鞭炮了, 放得越 多, 就代表家里越富有、 越喜庆, 谁也不甘示弱. 早 饭后, 晚辈开始给长辈拜年, 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 钱, 拿出好吃的招待, 并留晚辈吃饭, 当然晚辈也 会回请长辈. 初二开始, 一般都会去一些亲戚家拜 年. 浓浓的年味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记忆里乡村的年味永远是那么美好. 春节临近, 母亲的电话一个又一个地打来, 跟 我说起了家里做好腊肉、 腊鸭等各色年味小吃, 催 着我早日回家. 年味在我心中也变得越来越浓, 归乡的心情, 也变得越来越激动. 冉庆亮 尖利而疯狂的东北风撞开 了腊月门儿, 也劈得腊梅咧着 嘴儿笑迎新春! 哦, 又一个新年 就要到来, 浓浓的年味醉了忙 年的人们. 于是, 父亲年复一年 腊月喜忙年的情景就禁不住浮 现脑海了. 父亲高个儿, 大眼睛, 柚形 脸,天生的一副笑模样,那脾气, 在理儿的事儿办不到漂亮 完美决不罢休. 腊梅芬芳扑进院子的时候, 他就铺排 备年 的事儿. 母 亲就咯咯地笑, 说年, 年年过, 你还过出花儿来不成? 父亲晓 得是激将, 但还是说一年就过 一次年, 不能太简单了. 那些年, 日子窘得羞涩, 父 亲就背了粮食, 逮上猪羊, 三六 九里赶集变卖,换回猪肉、食油、 粉条、 新衣服、 荤素菜…… 当然, 鞭炮、 拉拉火花那是必不 可少的. 有几年, 细粮欠收, 父 亲就拿粗粮去换白面. 后来, 小 麦丰收了, 又带上小麦换来大 米. 过年没鱼不中, 老百姓爱 讨个吉利, 年年有余嘛! 父亲就 去买来大鲤鱼, 一则自己吃, 二 则供奉祖上;
没豆腐也不行, 没 豆腐不叫过年, 过年的豆腐大 家吃, 吃了豆腐都有福. 父亲就早早泡上黄豆, 从 三里地外挑来河水, 用河水做 出的豆腐出数. 磨了豆浆锅里 熬, 水开了点卤, 进包、 压实、 一晾, 解包, 啊哈, 那豆腐白生生 鲜嫩嫩的, 一看就流涎. 接下来, 父亲挽起袖子到 厨房忙活开了. 老人家爱吸烟、 爱喝茶、 爱听戏. 烟是 泉城 牌的, 茶要酽酽的, 边听着收音机 里的戏, 手里边忙活着, 有时还 吼一嗓子 出了腊月是新年 . 从腊月二十三四开始, 择 洗刨切, 蒸煮煎炸, 直到年三十 中午, 父亲的一手特色菜闪亮 登桌, 虽不能说珍馐美馔, 却也 风味不同于寻常. 上桌的第一道菜是糖醋鲤 鱼, 淋了酸甜汁儿的, 鲜嫩嫩, 黄亮亮, 金灿灿, 瞅一眼满口涌 津,但都不得动筷,这叫 看鱼 , 取 年年有余 的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