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 2019-07-06 |
973 计划,至今仍在继续拓展. 而他倡导并组建的中科院高性能陶瓷与超 微结构开放实验室,已成为同类国家重点 实验室中的佼佼者. 友情:闪烁晶体跨国缘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 布,大型强子对撞机的CMS和ATLAS两个 对撞点的实验显示,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粒 子,其特性与被称为 上帝粒子 的希格 斯玻色子一致.消息传来,严东生十分欣 喜,因为CMS探测器上的钨酸铅(PWO) 闪烁晶体是他带领团队研制的,正是这种 晶体,捕捉到了 上帝粒子 的踪迹. 据严东生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初 起,他就带队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制闪 烁晶体,并与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结下了 深厚的友谊. 1982年,丁肇中在北京找到了严东 生.当时,丁肇中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 持建造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的L3探测
1992 年,严东生在实验室与学生们交流
144 器,准备采用新型锗酸铋(BGO)闪烁晶 体做探测器中的电磁量能器,从事高能物 理实验研究.闪烁晶体是一类用人工方法 生长的晶体,在高能粒子的撞击下会把粒 子的动能转变为光能.科学家根据仪器记 录下的发光曲线,就能判定高能粒子的性 质,从而发现新的粒子. 一见面,丁肇中就问: 你们能不能 做闪烁晶体BGO?尺寸要很大很长. 严 东生立即答应了下来,因为他意识到,参 与这项工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他长 期领导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闪 烁晶体领域已有一定的积累.于是,他立 即组织硅酸盐所的科研团队进行攻关,开 发出一套新的生长工艺,并建立了生产流 水线.从这条流水线上输出的 Made in China 晶体,在与美、法、日等国的竞 争中胜出,最终拿下了L3探测器所需要 的12000根BGO晶体的供应合同. 从那以后,丁肇中碰到同行就说: 谁要BGO晶体,就去中科院上海硅酸盐 研究所! 2007年10月,丁肇中夫妇到上 海后专程去拜访了严东生夫妇.1994年, 欧洲核子中心决定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 用它来寻找质量之源――希格斯玻色子. 要捕捉到它的踪迹,就需要用数以万计 的PWO闪烁晶体打造出CMS探测器的 心脏 ――电磁量能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找到严东生,并得 到了肯定的答复.2003年底,已经85岁高 龄的他,仍亲自领导PWO晶体课题组进 行攻关.在一次与欧洲科研人员的会谈 中,这位老人居然在不看书面材料的情况 下,准确无误地说出了一连串PWO晶体 的性能测试数据,引起了与会者的惊叹. 有段时间,生长PWO晶体用的原料质量 不稳定,他亲自跑到江苏昆山的原料生产 厂,与工厂领导和师傅们沟通,讨论提高 原料质量的方案.2004年,预生产的350 根晶体在欧洲核子中心及意大利、美国等 地分别进行性能检测,结果显示,它们的 发光量比俄罗斯提供的高20%~40%,综 合性能更佳.2008年3月,上海硅酸盐研 究所向欧洲核子中心成功交付了约5000根 高质量的大尺寸PWO闪烁晶体,并被该 中心授予 晶体奖 和 工业成就奖 . 那时,作为项目主持人的严东生已是90岁 高龄. 在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严先生始终保 持着创新精神.当他在50岁首创了新型陶瓷 基复合材料时,没有人想到他会在90岁时站 在更高的科学高峰上.他曾说,他最好的科 研时光是从60岁开始的,直到90岁. 严先生一直强调,不管是基础研究还 是应用研究,都不可以脱离服务国计民生这 个目标.把个人追求与国家需求结合得如此 紧密,是他这一代科学家的时代烙印. (转自《解放日报》,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