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旋风 | 2019-07-06 |
整洁的藏蓝色夹克, 端正的深色鸭舌帽, 依然 透出军人的一丝不苟.他说话语速缓慢却坚定, 词句如钢钉颗颗敲在地上. 也是到了这时, 人们才终于了解张富清隐瞒 战功的理由: 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 有多少都牺牲 了.他们的功劳, 比我要大得多.比起他们来, 我有什么资格 '
摆'
自己啊! 张富清哽咽地说出这段话时, 在场的人震撼 了.远在天涯, 无数的观众和网友震撼了.这不 同于 惊现报功书 时人们的讶异, 而是如此纯 粹、 朴素的心灵, 对人心深处的撞击. 永丰城头, 无法再次得见的突击队战友, 是 张富清心里的痛.每一场战役中倒下的战友, 都 是他心里的痛.每每忆起, 泪洒两行.但战友们 更是他心中的榜样――为党、 为人民、 为国家牺 牲一切, 死而后已.这份功劳, 在张富清心中, 远 非一等、 特等可以衡量.在这样的战友面前, 张 富清永远把自己看作一个无足称颂的 后进生 : 唯有勉力, 唯有奉献, 唯有继续向前, 此生不渝. 从永丰, 到来凤, 近千公里的距离, 跨越数十 年光阴, 被张富清的传奇人生连接起来. 战场上的星, 在来凤依旧默默照耀一方. 三 从恩施机场下飞机, 驱车一百多公里, 辗转 进入鄂西南的最远端.湘鄂渝三省份交界处, 便是 一脚踏三省 的来凤县. 翻武陵山而去, 便是张家界风景区, 大名鼎 鼎;
沿酉水而下, 便是旅游胜地湘西, 鼎鼎大名. 来凤在名胜双峰间的谷地, 少为人知.2019 年4月, 才刚刚摘去贫困帽子. 张富清到来凤, 却与这份 少为人知 大有关联. 历史翻回
1953 年.驰援朝鲜战场的张富清 历经月余, 终于抵达集结地北京, 前线却传来战 事缓和的消息.7 月27 日, 《朝鲜停战协定》 正式 签订.张富清被派往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 在 天津、 南昌、 武汉学习文化课.两年过去, 张富清 在1955 年光荣毕业――抉择的时候到了. 转业.国家百业待兴, 需要有文化的军转干 部支援地方、 发展生产.在战场上破敌无数的张 富清, 这次, 祖国需要他去做一个建设者.虽有 留恋, 欣然领命. 回老家陕西汉中?挂甲归田, 衣锦还乡, 似乎 是人之常情. 然而, 共产党人张富清, 突击队员张富清, 有 别的选择. 湖北恩施偏远艰苦, 情况复杂, 很需要干部. 服从组织安排!突击队员再次收拾行囊, 向 偏远与艰苦发起冲锋. 但这一次, 张富清不是孤身一人上路――他 没有选择回到家乡, 却从家乡带走了一个人: 妻 子孙玉兰. 孙玉兰,和张富清同村,比张富清小十一岁.张富清在外征战, 孙玉兰在村里做妇女干 部, 去张富清家慰问过军属、 挂过 光荣牌 , 却未 曾谋面.新中国成立后, 张富清回家探亲, 这才 让孙玉兰见了真人.一个是青春正好, 一个是英 姿飒爽. 美人爱英雄 , 红线就这样牵起来. 孙玉兰被张富清邀去武汉, 她没多想, 只当去 玩.到了武汉, 却被张富清 正面进攻 : 我要去湖 北恩施工作, 很远, 很艰苦, 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是浪漫?是情怀?是责任?在那个年代, 细 论这些似乎都有些 不解风情 .婚事就这样成 了, 二人在武汉领了结婚证, 一路奔恩施而去.
1955 年, 刚刚起步的新中国, 一趟省内旅程, 却是那般 山高水长 .水路的船儿摇啊摇, 转到 陆路的车儿晃啊晃, 下车又是两只脚底板走啊 走, 朝也赶路, 暮也赶路.终于到了恩施, 胜利抵 达?还早呢.张富清选定的目的地, 是偏远困难 的恩施下面, 最偏远困难的县――来凤. 从汉口到来凤, 张富清走了整整七天. 三省交界, 山荒路远, 县城不过三街九巷、 五 千多人, 生产长期凋敝.初到来凤, 张富清所见 并不如 有凤来仪 的名字那般美好.第一份工 作,张富清就摊上 天大的事 ―― 民以食为天 , 出任城关粮油所主任. 当其时, 一五 计划刚上马, 搞工业, 求发 展, 粮食供应是大事. 统购统销 政策下, 一边是 来凤农业不发达、 粮食不好收, 一边是粮食需求 大、 口粮不够分.一斤粮票, 老百姓拿去换五斤 红薯, 吃得糙总比饿着强. 难!可突击队员, 就是来攻坚克难的. 张富清 生产 分配 两头抓: 这一头, 想方 设法搞起大米加工厂, 提高精米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