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ong447385 | 2019-07-06 |
2,15―47 廿世纪下半叶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 与慈善救济活动 娄胜华* 中西交融、新旧共存是澳门的城市特色,同样也可以视作为澳门 慈善业的基本色调.在廿世纪下半叶,随着澳门经济社会发展与过渡 期的来临,澳门慈善的主体、对象、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其间 经历了从民间互助式救济到政府参与式慈善的转变历程.
一、廿世纪下半叶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 从1949年至1999年,澳门经济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几经起伏.1950 年代初,因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澳门实行贸易管制,澳门的出口贸 易受到影响,除了炮竹可以少量在美国销售外,其余商品不允许进入 美国市场,因此,澳门的神香、火柴等传统手工业衰落,火柴厂由5家 减少为1家,澳门的工厂也由1947年的166家减到1957年的107家,出 口额由1950年的549万元锐减至1954年的92万元.工厂倒闭,工人失 业.到
1960、1970年代,澳门经济仍处於起伏式发展.其间,1957年至1962年,因葡萄牙通过法律,允许澳门产品免税进入葡属地区,从 而吸引了一些工业厂家到澳门投资,澳门工业得到恢复.而1962年, 因澳门旅游娱乐公司投得博彩专营权,旅游博彩业出现发展从而带动 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发展.但是,到1967年至1968年,因 一二・三 事件引发的信心危机,澳门经济再度陷入不景气状态,市场萧条,人 口减少,旅客锐减,资金外流.直到
1970、1980年代,随着内地的改 革开放与欧美等国对澳门出口配额的放宽,澳门经济开始出现起飞. 制造业(制衣、纺织、电子、玩具等)、旅游业、金融业、建造业全 面发展.到1989年,澳门的工厂数有2,184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34.81 * 澳门理工学院教授.
16 亿元.而1961年则仅有172家工厂.1976年至1981年,澳门的生产总 值平均年增长率达16.7%,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人 均生产总值也连创新高,至1992年达到11300美元/人,居世界第14 位.可以说,澳门经济出现起飞,进入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代 .1 随着澳门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从1970年代起,政府的赋税收入不断增 加,从而能够在资源上保障居民福利水准的提升. 在人口特徵上,澳门从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受周边地区战乱与 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澳门人口中来自内地与东南亚地区的移民占有较 大比例.1950年代初,因内地在1940年代末的国共内战而导致部份内 地人口迁入澳门.1950年,澳门人口为187,772人.1953年,澳门人 口增长到20万.而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内地出现三年自然灾 害,一些内地人口流向澳门.臣,1958年12月,来自中国内地的 难民留在澳门的有43,493人.2 同时,1960年代,东南亚政治动荡,印 尼等国又掀起排华浪潮,大批华侨被迫返回中国,其中部份华侨进入 澳门定居.仅1962年上半年就有55,000名华侨涌入澳门.3 1960年至 1962年这三年澳门人口增加了100,701人,平均每年增长3.3万余人. 在内地 文化大革命 时期,不少内地居民逃至港澳地区,1970 年澳门人口达248,636人,而1960年时,澳门仅有人口160,299人. 1967年至1970年三年内,澳门人口增加了43,517人,平均每年增加 14,505人.与此同时,内地归侨因受到冲击而迁居澳门者络绎不绝, 1970年至1975年间,从内地到澳门的归侨就有1.5万人. 1970年代后期,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放宽居民出境限 制,澳门人口快速增加,其中,不少人是非法偷渡来到澳门.例如, 在1989年 龙的行动 中,有接近1,600名无证青少年及超过2,500名 无证学生获得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