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qwzrs 2019-07-06

51 年.她说: 当 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 只 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 干着干着就爱上了, 就离不开了.现在, 别说离开, 哪怕出差时间长点, 就会想敦 煌, 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的 北大人还有很多, 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 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 比 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 益唐校友, 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 作劳累过度, 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 县长柴生芳校友, 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 先生, 他们从不随波逐流, 始终坚守自己 的理想, 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 宠辱不 惊, 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 人生之所以 有意义, 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 将个人选 择同国家需要、 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 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 与生俱来就被 赋予了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 的历史使命 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我自己也是

1977 年 高考的亲历者, 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 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 如饥似渴地学 习.而事实上, 许多

77 级、

78 级学生日后 成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成了国家改革 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 胸怀大志的同时, 也要着眼于 小事情, 从 扫一屋 做起, 方能 扫天下 . 希望你们珍惜韶华, 发愤图强, 希望 你们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本文为作者在

2014 年新生开学典 礼上的讲话, 本报有删节) 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北京大学校长 王恩哥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每月

5 元的 独生子女费, 这些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 荣耀、 实惠, 如今已渐渐失去了原本的 意义.

1982 年, 全国各地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 生育工作的指示》 , 开始对独生子女家 庭实施奖励政策.时至今日, 几乎全 国大部分地区还保持着原来的奖励举 措.也正是因为

30 年不变, 这些举措 正饱受诟病. 每月

5 元的独生子女费已形 同虚设 对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人来说, 每月5元的独生子女费无疑是一笔不小 的数目, 相当于很多人半个月的生活 费. 这项政策出台的初衷是为了推行 计划生育政策, 独生子女家庭在申领 到 《独生子女光荣证后》 , 就可以凭着 这个证, 在工作单位每月领取

5 元的奖 励, 直至孩子年满

14 周岁.还有另外 一种选择, 就是不要独生子女费, 孩子 可享受免费医疗, 同样到

14 周岁.

20 世纪

80 年代, 普通人每个月的 收入不过几十元, 所以, 这个奖励还是 很有吸引力的. 今年

62 岁的戴华春在 退休前, 是一家对外贸易公司的会计, 她回忆说,那时的5元钱可以做好多事,大米白面1毛钱一斤,肉1元一斤.不仅如此, 那时候领到独生子女 光荣证的人, 还会因为那个红色的 小 本本 , 萌生出无限的自豪感, 认为自 己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可如今

32 年过 去了, 该奖励政策仍在, 但奖金一点没 涨.可现在的物价涨了10 倍甚至20 倍,

5 元钱, 连碗面也吃不到了. 有它不多, 没它不少. 戴华春认 为, 如今的独生子女费已形同虚设, 失 去了它奖励的意义, 那个光荣的小本 本, 也再没有了原来的分量. 应提升奖励标准 呼声渐高 国家

20 世纪

80 年代、

90 年代为计 划生育做出的政策, 我始终坚持一个观 点, 就是不能用金钱的社会背景来评 价. 南开人口与发展中心主任原新指 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