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 2019-07-07 |
殿内肃穆安静,甚至能 听到身体起俯和膝盖触地的声音,这一切,我在门外只看到了背影,即使如此,我也感受到了所 有信徒的庄严.而我暴露在直晒太阳下的后背却被烘烤的火辣般剧痛. 高温考验生命,也考验人的虔敬,我准备接受考验. 接下来,我每周五礼拜时间都来到木纳尔清真寺,端着相机站在大殿门前,目光迎接着每一 位信徒的审视,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有猜忌、疑惑还有好奇:这位汉族女子站在这里做什么? 一周、二周、三周,我依然如期而至,站在殿门前与信徒交流目光,目不躲闪,立于太阳下 从礼拜开始到礼拜结束,信徒们看着被太阳晒的通红,满脸大汗的我,感受到了我的诚意和对他 们信仰的尊重. 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过去了,让我眩晕多次的正午太阳已斜至被塔体遮挡,秋天来了. 葡萄攒足的甜蜜让农民收获了夏的恩赐,而我则被阿訇和维吾尔族信徒用他们包容民族差异、文 化差异的胸怀接纳了. 阿不都・ 热衣木阿訇,年近七旬,胡须银白,由内而外散发着仁爱的气场,我上前行礼问好, 向他阐述了来这里的原因和拍摄想法,阿不都.热衣木阿訇和清真寺的其它教职人员交换了意见, 之后,用笃定的语气表示对我的支持.我获得了在礼拜时间进入清真寺内拍摄的允许,这也正是 我要表现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 宗教信仰这一民族文化的摄影专题 《生命的回声》 里的重要内容. 我的生命始于吐鲁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那时,衣食充足,小时候的事能记住得不是太多,但在家里饭桌上经常发生的一幕总会让我 记忆犹新.每当吃饭时有饭粒剩在碗里,慈爱的母亲就会指责我,而父亲则会絮叨起他们初来新 疆时的艰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父母从学校毕业后已经在家乡的工厂工作,当政府号召广大知识青 年和技术工人支援大西北生产建设时,父母毅然报名,把刚刚建立起的新家从江苏徐州搬迁到了 新疆吐鲁番. 父辈们把所有热情、青春和希望都托付给了新疆,新疆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与维吾尔族人相伴的环境中, 在我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维吾尔族人或为同 学、或为同事、或为朋友,我感受到了她们与汉民族不同的伊斯兰文化,了解了伊斯兰教的一些 习俗和禁忌,可以说伊斯兰文化伴随了我的成长. 十六岁时,我拥有了一台海鸥机械相机.整个少女时代为家人和朋友留下了许多肖像照,至 今仍然被大家喜爱和珍藏.后来,苦于胶卷与冲洗费的昂贵没走上创作之路.
2006 年数码时代到来,我终于圆了年少时代的摄影梦.拥有了数码单反相机之后,我和大 多数摄影人一样,喜欢利用休假时间独自闯入大自然的怀抱.那时,我很享受那种在大自然里行 走的感觉,人面对大自然是没有掩饰的,可以得到一种释放,也是一种很真实的感受.这一时期 我拍摄了大量的风光片,对我的摄影造型能力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但对于我,最大的收获还 是在于大自然里的人带给我的思考和触动,最开始是在帕米尔高原,高原文化让那里人的生活方 式、价值观,和我在都市中接触的人是那么不同,比较中我开始思考我们的异同,并试图去接受 和理解他们的生活,这一转变让我慢慢把镜头对向生活在我周边、生活习俗却完全不同的维吾尔 族人身上. 吐鲁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厚重,宗教信仰随着各族居民的陆续迁入而不断的演变.早期的 原著居民车师人,有过对巫术的信仰.汉魏时期(公元前一世纪―公元四世纪),大批汉民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