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tar薰衣草 2019-07-09

90 年代初向国务院 和中国科学院提交了 在我国发展 IGCC 的建议 .依托国家 八五 IGCC 攻关专题、 国家基础性研究攀登 B 项目 及国家 九五 攻关项目的持续资助, 全 面发展了吴仲华的总能系统理论, 为进 一步研究 IGCC、分布式供能及多能源 互补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五 期间, 研究所完成国内首座 IGCC/ 煤炭联产系统的工程示范, 实现 了我国煤气化联产发电系统零的突破. 十一五 期间, 作为

863 重大项 目 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示范工 程 的依托单位, 全面开展 IGCC/ 多联 产关键技术和系统的研发和推动工程 示范工作, 并在连云港市建设初具规模 的IGCC 关键技术研发基地.相关成果 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 奖、石油和化工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 奖、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 技进步奖二等奖. 以总能系统理论为指导, 研究所积 极开展以冷热电联供为主的分布式供 能系统研究和示范工作, 研发分布式供 能系统的动力单元技术和优化集成方 案. 十一五 期间, 研究所全面参加了 科技部分布式供能系统研发及示范的

863 项目, 支撑建设了

4 个具有典型 地域特征和冷热电配置类型的示范工 程.研究所开展的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 燃料转化研究, 首创性构建了

5 千瓦槽 式太阳能驱动甲醇重整制氢一体化实 验台, 开拓了国际上中低温太阳能与替 代燃料互补的燃料转化新方向, 验证和 完善了中低温太阳能品位提升的能量 释放机制. 研究所主持的

973 项目 多能源 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 ,针对太阳 能与化石燃料互补发电、风能利用、 储能、 动力及系统优化集成方法等开展一 系列基础性研究,该成果荣获了

2009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目前, 研究所的储能技术研发受到 多方面关注, 相关地方政府和企业正在 积极准备建设储能技术机构和产业园, 使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技术发展 跃上新的台阶. 发展循环流化床燃烧及 废弃物处理技术

20 世纪

70 年代,研究所针对国家 科委提出的 提高劣质煤燃烧效率 发 展问题, 开始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 研究.经过近

40 年发展, 研究所先后在 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及国家示范工 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下, 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专利群. 研发了系列高参数大容量的循环 流化床燃煤锅炉,并进行了工程示范 和应用, 性能参数从超高压再热、 亚临 界到超临界.合作产品销售占有国内 2/3 以上的技术市场份额, 实现经济效 益40 多亿元,

2009 年度首次实现了

150 兆瓦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 许可出口. 近年来, 研究所进一步拓展了循环 流化床技术的应用领域, 建立了年处理 万吨烟煤或褐煤的双床热解气化中试 装置;

开发了 12~25 兆瓦不同等级的 生物质燃烧发电锅炉,并投入商业运 行;

研发了城市污水污泥干化焚烧技术 和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粉煤提油技术. 国家发改委批准了研究所同上海发电 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共同建设 国家清 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工程中心 ,为研 究所在该方向的后续科技创新活动拓 展了空间. 此外, 研究所还探索了能源梯级利 用和资源循环利用、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 置与综合利用及城市大气污染全过程 控制技术.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综合利用 方面, 研究所开发了一整套处置和综合 利用技术, 如垃圾填埋气消纳及利用技 术、 垃圾填埋气生产二甲醚技术、 循环 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 湿解制肥和垃圾 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燃 (焚) 烧尾气循 环流化床净化技术及低污染排放和高 效能源转换焚烧技术等.这些技术得到 成功推广应用, 其中某些技术直接服务 于2008 年北京奥运会, 荣获 科技奥运 先进集体 奖, 为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 作出了积极贡献. 努力培养专业型人才 研究所坚持 人力资源 为第一资 源的理念, 努力加强人才培养.建所之 初,也即工程热物理学科创立之时, 针 对国内工程热物理专业人才匮乏的现 实,站在发展国家新兴学科的高度, 主 动承担起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 一是吴仲华先生面向国内行业专 家开办全国性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 论学习班,并将计算程序包无偿赠送, 以推动国内整体力量和水平的提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