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yy888555 | 2019-07-09 |
二、 十六 都发放粮食周济本族孤贫.东山王氏于清光绪初年始 设义庄, 文告族人.后有王仲沅、 王仲淳兄弟合捐田产 (# 亩, 创立云津堂, 经&
余年经营, 族人相继捐银献 田竟达数千亩, 规模称盛一时, 义庄收入皆用于周恤 王姓子弟.前山叶巷派叶翰甫在光绪十七年 (&
)$&
) 和 光绪三十年分别创设叶巷支祠义庄和叶氏务本义庄, 并分(次捐义田&
) 余亩为义庄公产.浓浓的宗族情 谊缓和了一些社会矛盾, 化解了某种紧张, 凡民间引 发的矛盾与纠纷,也往往由族长或长者主持排解, 轻 易不入官府公庭.东山商人在发展过程中多少也要依 赖血缘的联络和凝聚, 借助宗族的影响和作用参与商 业竞争, 这是东山商人的一个显著特征.另一个特点 是以地缘与乡情特别重视.由此, 他们不仅注重氏族, 同时也开始面向社会.他们别离家乡 靡远不到 却依 然恋土,怀有聚族而居习俗所种下的深深的乡土之 情.他们关心家乡事务, 注意家乡事态和变化, 并常常 给予大力支持.人虽在外, 却 情重桑梓, 相与劝捐平 粜, 乐于修桥筑路、 兴学助贫等善事义举 , 所以才使 洞庭东山历来 从无告荒告赈之例 , 所以才使他们所 居住的村、 庄、 巷、 坊能历经数朝而不衰落.嘉庆十一 年(&
) *) , 时有叶氏椿桂堂在前山漾桥捐建惠安堂, 对贫者、 无依无靠者施棺掩埋, 平时兼施医药, 这是东 山氏族大户由义庄走向社会的开端.以往为贫民百姓 义赈历代有之, 但均为个人行为, 而非群体组织名义. 惠安堂的设置, 标致着社会公益的进步.随后东山又 相继出现由民间集体创办的以善举为业的固安局、 体 仁堂、 存仁堂等.咸丰十一年 (&
)*&
) , 东山发生疫疠而 致人殁, 其时前山有郑尚炯、 后山有叶问波赊棺掩埋. 但也有山民为避疫赴沪,又引发了旅沪乡人因疫而 殁, 且有蔓延之势, 引起了旅沪商人叶辅廷、 马鸿甫的 重视.他们倡议集资以助, 并在上海南门外糖坊弄租 层, 为客死者殓殡、 施棺、 义埋甚至送柩回乡, 得到乡 '
'
! # 年第四期 江苏地方志 人席光照以及东山商人席氏义泰、 叶氏义茂、 朱氏万 森等诸商号的积极响应.继又捐资置地, 辟义冢, 建停 柩所, 还在肇家浜附近专设东山码头, 便于来往船只 停靠等等.公益突出了地域乡情之谊, 也推动了乡民 们的团结.当然, 这种齐心团结之民风习俗靠的是自 觉和习惯来延续.到了近代, 东山人于民国元年在沪 创先成立了以一区一乡镇开设的洞庭东山旅沪同乡 会, 并在上海、 南京、 宿迁等地又成立了东山会馆, 同 乡意识得到了强化.有章有序, 活动的开展更加有常, 使传统的乡情意识、 浓浓的地域观念经过历代的洗礼 而有所继承发展.当年的上海是东山人最为集中的商 埠.但是在抗战胜利后的一两年, 受时局的影响, 部分 东山商人将目光移向海外的香港,开始了艰辛创业. 这些移居香港的东山人, 有的出生于上海, 也有生长 在东山, 与家乡、 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精明的 东山人在香港本着 无籍而财自阜 的理念努力拼搏, 设商行、 办工厂, 逐渐站稳脚跟.诸如周文轩、 周忠继、 席正林、 席德元、 邱良荣、 邱功焕、 杨元龙以及严庆澍、 唐驾时、 夏梦等一批批社会名流脱颖而出.但是他们 依然保持着浓厚的乡情意识, 一如他们的先辈, 异乡 相见, 倍觉多情, 有危必持, 有颠必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