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此身滑稽 2019-07-09
邵竟源是徽州人,大家喊他老邵.

因妻儿是上海人,70 岁的他卖掉屯溪观景房,常住上海宝山,说是从新安江边到了长江边.临走,将家里书、字画及文房四宝送学校、馆所、亲友.也送了一块老家五城明代大砖和一方小砚台让我练字. 几天前, 我们在上海见面, 才聊几句, 他竟说, 你把那小砚 台还我, 我现在没砚台, 外出写 字不方便.我大笑拒绝,你给人家的东西还要回头啊?他乐 了,说画一段富春山居图交换.我一听快意,他临摹带创作的十米左右富春山居图全卷 及题跋两千多字, 曾于

2011 年5月应浙江省博物馆邀请展出 过,后被广东一位收藏家收藏.这次见面,他带一幅字和一本他撰写的书送我, 看来, 要 回小砚台, 代价很大. 老邵退休后一头扎入个人 爱好中,把画画写字喻为种萝卜白菜,原来他第一职业是插队种田.书房取 梦笔园 , 自称 梦笔学者 .一日, 他对书 画题款为什么写干支纪年提出 质疑.朋友告诉他: 这是传统!古人都这样写. 老邵是质监局退休干部,养成好质疑思考的职业习惯:古人都这样写吗?他跑美术馆、图书馆等查找考证,得出:这是个伪命题!古人作品大多用帝王年号加干支纪年,独用干支纪年,不是主流传统.他发现传统的干支纪年存在 有循环无进位全重名 的瑕疵.虽该纪年是先祖伟大发明,但却不能精准纪年.老邵决定暂时放下书画,集中精力探索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晚上睡觉常常夜半起身做笔记.终于悟出:在传统干支纪年前添加一个前缀(序数)―― 有循环,有进位, 无重名, 一页小纸, 可以查 阅亿万年,一名一年,永不重复.这个发明有项突破,一是设立干支元年,二是设立时间单位花甲,60 年一花甲,三是将花甲排序.他的创新,把传统干支、生肖和公元纪年集于一盘 (一纸) , 中西三种纪年可 以一一对应,查找应用几秒钟搞定.他的《中 华邵氏干支万年盘》 获得专利,为徽州再添一盘(算盘、罗盘和万年盘), 而后他的相关论文获得版权.作为家乡人,看他那兴奋样子,也为他自豪.在此期间, 他数篇论文在 《人民日报》 海外版和 《书法报》 等发表, 并 到处演示, 宣传科普, 自称成果 是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升级版干 支纪年.后他又编制出一本小 册《中华邵氏干支公元万年表》 , 补充丰富了 《辞海》 和 《新 华大字典》 中纪年纪元表等. 这位瘦高个,黑皮肤,鼻架一副眼镜,一辈子在学习忙碌的老乡说: 活到老,学到老, 快乐干到老. 家人对他的 评价是特勤快,不懒.妻子笑他自迷上万年盘,画越画越差,字越写越蹩脚.人家绘画挣钱,他花费不少,颗粒未收.兴致来了,给这一张,给那一张.有收藏家订制他临摹的 《富春山居图》 , 他说没时 间画.这位从小写字绘画,苦练半个多世纪,从未停过,虽是业余, 在我眼里, 却是专家, 发明家.记得刚认识邵老时,他送我和朋友一人一张画,并开玩笑说,大姨子要都花一千元一张呢.匆匆上海一面,我们约在浦东一家星巴克.一落座,见他从一只红色陈旧无纺布袋里,掏出一袋干四季豆递给我,我点了份三明治给他,他边吃边抱怨:这有什么好吃?!一点死面粉,还抵不上在家吃萝卜白菜,叫你去我家,你不去,看长江口比新安江更开阔…… 愿邵老乡在上海继续 质疑、 思考 , 并过好 平和、 安康、 顺自然 的晚年. 凡人故事 ? 安宁奇人老邵奇人老邵履印点点上海记事上海记事星期天的下午茶星期天的下午茶? 王建屯 午后红茶久违的阳光实在撩人, 爬满 了窗台,又贴心地铺上了躺椅.泡了杯极好的红茶, 用的是玻璃 杯, 可以看到红润清透的汤色, 甜 点是松脆的小薄饼, 电脑里单曲 重复着蔡琴的 《被遗忘的时光》 , 歌声醇厚典雅又带着淡淡伤感, 像一架老的留声机在旋转. 静静地坐在窗前, 平视着屋 外, 不过是些拥挤的楼房, 可我只 要欠起身来, 就能看见远处的群 山、 林立的建筑、 微澜的江水和马 路上的车来人往, 我喜欢这样的 状态, 娴雅迟缓而又心境澄明. 茶几上凌乱地放着未经整理 的剪报和读过的书刊, 其中 《浙水 涓涓》 的作者是我高中时的语文 老师詹玉鸣, 文章老辣处有鲁迅 遗风, 扉页上写着 只有借助于现 在, 我们才能理解过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