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 2019-07-09 |
新法规定,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 精神需求,与老年人 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 者问候老年人. 常回 家看看 的精神赡养 方式,从道德义务上 升为了法律义务, 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 常回家看看 入法,有刚性约束的一 面,但也有积极引导 的用意, 传承了 百善 孝为先 的民族文化, 对社会上不时发生的 虐老、 排老、 冷老等不 良现象也是一种有力 反拨,从而释放出敬 老爱老的价值正能量. 常回家看看入 法 已经落地, 但是还 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为孝亲行为提供 动力.新修改的 《老年 人权益保障法》就强 调, 用人单位应当按 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 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如 果用人单位不切实保障职工 的休假权等权利, 如果不打破 户籍制度等藩篱, 常回家看 看 很可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 即的梦.显然, 回家尽孝 的 路上, 只有全社会携起手来共 同行动, 才能把 孝 字写好. 当然, 精神赡养的现实困 境、养老问题的艰巨 性和复杂性,光靠一 部法律,是远远不够 的.现实常常是子女 有孝心难表达,有意 愿没时间.既有探亲 休假权利难获落实的 苦衷,又有工作忙碌 分身乏术的无奈, 还 有打拼糊口压力山大 的窘迫.不过, 子女应 该尽力而为, 经常看 望 父母. 孝文化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我们一直引 以为豪的传统美德, 应该发扬光大.传承 孝文化,不仅是一项 社会课题,更要靠日 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 比如, 力所能及地 将父母从繁重的家务 中解脱出来,抽空亲 手为他们准备几顿可 口的饭菜;
多与父母 交流,关心他们的身 体健康. 总之, 只有社会方方面面 携起手来, 才能把 孝 字写 好.写好 孝 字, 不妨从 常回 家 看看 做起. 携手把孝字写好姻赵杰报题推敲本报地址: 南翔镇古猗园路
737 号
电话:
69120913 邮政编码:
201802 上海明珠印刷厂排印
电话:
39971302 2013 年7月8日责任编辑: 康凯我熟悉的榜样―― ―陈正 姻秋 水报题推敲报题推敲报题推敲报题推敲有一部电影 《心跳墨脱》 , 讲 述的是一名上海记者进西藏寻 找一位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放 弃在大都市里舒适的退休生活, 千里迢迢来到全国唯一没通车 的墨脱, 为当地孩子建起一座希 望小学.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1998 年, 《解放日报》 曾发表 《背 一座学校过雪山》 ,报道了上海 印钞厂离休干部陈正, 以年届八 旬的高龄,徒步走进西藏墨脱 县, 在背崩乡为门巴族孩子建起 一座希望小学的事迹. 我与陈正认识是在上个世 纪七十年代初, 当时我在方太的 一所小学里当校长, 组织上把我 和其他两位学校负责人: 唐行的 韩再明和安亭的邵庆良三人借 调到嘉定县委党校工作.在党校 里负责带领我们的是陈正同志. 其实, 当时还在文革期间, 县委 党校并不能正常的办班上课, 只 是偶尔的办一两个短期的 学习 班 ,其他大部分的时间是下乡 或是读 马列六本书 , 即: 《共产 党宣言》 、 《反杜林论》 、 《国家与 革命》 等和毛主席的五本哲学著 作, 即: 《实践论》 、 《矛盾论》 等. 老陈
1920 年 出生, 原籍安徽太 平县, 早年毕业于 苏州东吴大学英 美法律系,